二千七百多岁的高龄前列腺患者
历史记载,公元前多年前的中亚细亚草原上,有这样一群桀骜不驯的游牧民族:他们善于养马、精于骑射,拥有大量的黄金,依靠强弓劲马,纵横驰奔,这就是斯基泰人(Scythians),横跨欧亚大草原最早的游牧民族,据说创造了丝绸之路的“史前史”。
从年开始,俄罗斯考古学家在西伯利亚南部图瓦附近的阿尔瓒(Arzhan)山区发现了二十余座斯基泰人的墓葬。在后续深度发掘中,一座被称为Arzhan2号的积石冢似乎有些不寻常。
这座建于公元前七世纪的墓葬,墓主生前可能是一位显赫的斯基泰国王,去世时年龄在40-50岁。古人类学家迈克尔·舒尔茨(MichaelSchultz)在国王的颅骨、肋骨、脊椎与上下肢等多处发现了骨质破坏迹象,这种临床表现与前列腺癌骨转移导致的后果非常相似。经过仔细提取相应的骨骼组织进行生物学分析后,舒尔茨发现斯基泰国王全身多处骨骼被病变侵蚀,留下了无数的细微孔洞,骨髓造血机能也受到了严重破坏。
年,舒尔茨通过蛋白印迹法从骨骼标本中检测出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这是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有力证据,而这位2,岁的斯基泰国王成为了最早被诊断出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木乃伊。[1][2]
而另一个研究则要提到木乃伊,说到木乃伊,不免要说起笃信人死后灵魂不会消亡的古埃及人,他们认为灵魂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因此至高无上的法老去世后会被制作为木乃伊,表示敬意。目前,古埃及已知年龄最大的前列腺癌病人,是岁的埃及托勒密木乃伊M1,保存于葡萄牙里斯本国家考古博物馆。
木乃伊M1生活在公元前-年,是一名身高5英尺5英寸的成年男性。盆骨和腰椎间散布有许多0.03-0.59英寸的密集肿瘤,表现出前列腺癌的典型症状,可能在51-60岁身亡。研究人员表示,木乃伊的前列腺癌从胡桃大小的前列腺开始,向骨盆、腰脊柱、上臂、腿骨扩散,最后遍及多数骨骼,受损严重的骨头多是转移性前列腺癌造成的。可见,即使在遥远的年代,前列腺癌早已成为侵害男性健康的“杀手”之一。
前列腺癌诊疗中的最佳助手-——PSA说到前列腺癌,则不得不提这个已经被公认为目前前列腺癌诊疗中的最常见有效的血清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性性抗原(PSA),PSA的发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年,当时科学家发现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分泌至精液中的,是精浆的主要成分之一。而在年,科学家从前列腺肥大症患者的前列腺组织中分离出丝氨酸蛋白酶,并提纯出PSA。年时又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中发现PSA,并最早报告了血清中的PSA明显升高,这为无创诊断前列腺癌手段的问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自年开始,美国FDA批准PSA用于前列腺癌患者的检测,进而被临床应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辅助诊断和治疗监测。PSA在血清中主要存在结合与非结合两种形式,血液中绝大多数PSA与多种内源性蛋白酶抑制剂相结合形成复合PSA,剩余少部分PSA在血清中处于游离状态,成为游离PSA。考虑到影响PSA检测的因素较多,年科学家又提出了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PSA(tPSA)之比的概念,游离PSA和总PSA的联合应用,能够提高PSA灰区检出率,准确性大幅提高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活检,进一步提升临床应用价值。
在前列腺癌临床筛查实践中,生物标志物PSA备受白癜风多久能治好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