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三十五做社区居民靠得住的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这原本是万物生机勃勃,

各行各业竞相争艳的季节。

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打乱了上海这座城市的节奏。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

无数的医务人员、社区志愿者……

以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情怀,

奋战在抗疫的第一线!

在这之中,

更有着一群看似平凡的物业人,

他们迎难而上,永不退缩,

他们在寒风中坚守,在冰雨中奋战,

从黑夜到黎明,从清晨到黄昏,

怀揣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的信念,

始终保障着每一个社区的安全,

时刻守护着千千万万业主的健康!

他们自始至终不曾缺席,

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在他们的服务管理区域内,

一幕幕动人而又暖心的故事,

正在精彩上演……

特别的“跑腿王”

在封控隔离的日子里,一切都很难,蔬菜难买,食品难买,买药就医就更难了。永绿物业人为了不让业主们因无法出门配药而焦急,宝山领海项目张国冬经理第一时间搭建紧急购药平台,保障业主药物供应,对不能自行购医院代为配药,他一医院和小区之间,竭尽所能守护好业主们的药罐子,成为领海项目名副其实的“跑腿王”。

在封控初期,很多业主因无法出门配药而心生焦虑,张经理知晓后,二话不说直接出门帮忙业主开药,有医院都没有配到药,医院直到给业主买到药。配药次数多了,张经理也总结出了经验:当病历本从一本变成几十本,病历卡从一张变成几十张,配药这件简单的事情也会变得繁琐起来。最重要的是业主信息、配药信息要准确无误,需要在配药前一天都梳理好,那么第二天的购药就会变得顺畅很多。他每次出去配药要花费2-3个小时,一天都要出去3趟左右,医院封控,医院。有时候碰到非常焦虑的业主,任何安抚都无用且一心要当天拿到药的情况下,那么必须要出门去买药。

4月15日中午,项目上有一位业主因琐事矛盾在卫生间内割腕自杀,张国冬与秩序队长第一时间快速赶到,之后一路飞驰,医院时,医院急诊暂停,医院救治。由于送医及时,业主转危为安。他们一路上闯了3个红灯。张国冬说:等回过头看自己车里全是血迹,但当时顾不得这么多了,一切突发事件的处理应以业主为大,快速果断,竭尽所能保障好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

有位因脊椎压迫神经瘫痪在床的独居老人,还患有前列腺炎需插尿管,楼下租户确诊新冠病毒,他本人是密接,当时送到隔离点时因无人照顾又被退回,后面就一直在房间里呆着,他阿妹打电话求助物业,希望能帮助老人。物业马上答应了下来,每天一日三餐,即使物业没吃的,也会有一份盒饭送给老人,给他送水,帮他做抗原做核酸,但老爷子看不见阿妹就是不肯吃喝,医院也需要有家人陪同,但他阿妹也有自己家庭......其实,抛开个人安危不谈,这件事情像是进入到一个胡同里,深深的无力感......最后,经过多方联系,医院接收了他。

近期,疫情形势趋于平缓,共同期盼的解封近在眼前。回首抗疫时光,张国冬经理带领着领海项目的同事们用及时响应的速度和实实在在的行动筑成了一道温暖而坚固的社区守护线,这位“跑腿王”留守项目已长达60天了,他总是认为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应该的,药能及时送到业主手里就已经很开心了。他务实服务的理念落实在每一天的工作中,如今依旧奋战在一线的他与领海业主守望相助的故事还在上演......

“青”力而为“我能行”

5月9日,上海德律风置业有限公司团委正在紧张进行“纪念建团周年”团日活动的最后筹备工作,然而公司团委副书记、政企物业分公司的任稼晨却突然请假了,原来他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第二天将赶赴隔离点参与现场管理服务。

事实上,此轮疫情爆发以来,这已经是任稼晨第三次“逆行出征”了,前不久他还参与了中共四大纪念馆现场物资配送工作以及公司“数字哨兵”专项工作。每当公司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执行保障任务的时候,他总是那个站出来说“让我上,我可以”的人。这一次也不例外,面对执行隔离点现场管理任务的他没有丝毫犹豫,而是将手头工作安排妥当,告别家人,勇赴抗疫一线。隔离点现场工作十分紧张,由于隔离点由小旅馆改造,房间内各类生活物品尚未备妥,而距离第一批隔离人员进入只剩几个小时时间。经过例行培训后,任稼晨与现场工作人员立刻穿上防护服,马不停蹄开始工作,一箱箱物资从一楼搬运至四楼隔离层,在隔离点的污染区临时搭建起隔离板,在客房内铺床摆好生活物资,对消防通道、工作人员单向进出通道进行了检查,虽然已是深夜,虽然汗水湿透衣服,但终于赶在隔离人员抵达前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以整洁和安全的环境迎接隔离人员到来。

迄今为止,任稼晨在隔离点已经驻守超过一周了,他负责的2个隔离点目前已接受隔离人员余人,转运人员30余人,平日里隔离点工作琐碎繁忙,隔离点内人员的每日三餐均由他们配送到每个房间,现场一切工作都需严格按照一线防疫要求开展,连轴转的工作对身体和精神更是双重考验,但任稼晨没有一句怨言,面对隔离人员不同的个人需求,他总是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尽自己所能去把这份保障工作做好,他用耐心、热心和善心安抚了隔离人员不安的情绪,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德律风优秀青年的责任担当。

浦江旗帜辗转高铁

开始阶段式复工后,虹桥火车站就迎来了客流高峰。这对于浦江物业相关项目是一个新的挑战。第五业务部响应业主方关于就近担负先期增援火车站的要求,以位于虹桥枢纽“中枢”位置的申虹国际大厦项目管理处为主对接这项任务。管理处对这个复工复产第一项任务高度重视,立即安排刚从医院完成支援任务凯旋归来的突击队员再次整装出征。

凌晨5点,由获得公司“浦江旗帜”称号的第五党支部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张峰带队,迎着曙光到虹桥高铁站去加强现场管理。张峰将人员分为三个组,要求每个增援队员必须加强个人防护,定人定岗定职责,明确各人工作分工。协助火车站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报告核查、现场秩序维护、安全检查等工作。在支援团队共同努力下,火车站出发层现场客流秩序井然有序,受到了业主方好评。同时,高铁抵沪旅客换乘客流逐步增多。管理处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防疫措施,采取了“五控”措施。主通道防控、出入口管控、重点部位查控、租户友邻联控和员工自控一个不落下。为确保复工防疫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开展拧紧疫情“水龙头”的“五个一”工程。在做好预防性消毒的基础上,对公共区域进行一次蚊蝇灭杀;对区域卫生进行一次大保洁;对公共区域相关设施设备进行一次检查报修;对防疫物资准备进行一次再充实;对大厦内每一家租户全部申办“场所码”。

管理处对全体留守员工进行再动员、再教育、再提醒,全体驻守员工已经为迎接全面复工做好了充分准备,上海的列车将顺利开往祖国四方。

苦干+巧干的西部物业人

上海的疫情来的迅猛无比,西部集团真如物业公司下辖的曹杨八村刚完成改造不久,就接到了封控管理的任务。擅于未雨绸缪的项目经理王兆东在封控前夕,就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除了大门外封闭了其余小门,核酸检测点的搭建,包括内部照明及插座设施的安装等工作,事无巨细他都考虑周全,只为全力保障打好这场疫情防控的保卫战。

一早,他配合居委会完成核酸检测任务,秩序维护、引导排队、人员登记、帮助生成登记码、完成消杀……一直忙到晚上,当天临时还接到通知要发放物资。他立即召集管理处3名同事和保洁们一起,调集来12辆三轮车,冒着大雨将满满的物资运回小区,随即进行装卸、打包和分发,等任务全部完成已是半夜,大家早已浑身湿透,精疲力竭。经过第一次手忙脚乱的物资战斗,王兆东及时总结经验,将管理处所有人员进行分工,大家各司其职,自己则作为机动岗穿梭于各个岗位间,哪里速度慢了就及时顶上。经过实战磨合,这种战术在后续几次的物资分发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家对他的有效指挥纷纷点赞。一天的坚持很容易,但一个多月来的坚持,已经让整个团队疲惫不堪。大家吃不好、睡不好,但是作为团队的带头人,他一直用乐观积极的态度为大家加油鼓劲。他把办公室里的沙发留给同事睡,他把新鲜的饭菜留给同事吃,自己就随便凑合一下,睡在凳子上,吃着泡饭酱菜。

随着防疫工作的推进,他又开始自我加压,考虑后续如何使防疫工作常态化,消杀工作的全覆盖,居民情绪的安抚工作等,在现有的基础上各项工作能否再上一个台阶,他总是在不断的探索着。

做社区居民靠得住的身边人

三月的上海,一波来势迅猛的疫情给整个城市按下了暂停键。自3月28日政府发布分批实施隔离管控开始,欣茂物业迅速响应,成立抗疫工作领导专班,以各项目为单位,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突然起来的长时间管控,居民区成了公司所有项目中,工作任务最繁重,人手最吃紧,压力最大的地方,广杭苑小区在余庆、熊云狮、秦汉文、丁燕妹、马晓,以及后来增援的同事的坚守下,一人多岗,坚持服务于弄近户居民。

从核酸场地搭建到秩序维护,从消杀楼道到垃圾清运,从物资配送到安抚居民,“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时间过的特别快“成了他们这段时间以来最深切的感受。

暖心的故事也在社区间传颂,当得知小区内一位岁的独居老人因疫情子女无法前来而出现食品短缺时,大家拿出自己的蔬菜、牛奶和鸡蛋送给了老人,解了燃眉之急,此后也多次为老人采购物资,上门探望,真正成为了特殊时期社区居民可信赖、靠得住的身边人。

    

上观号作者:房可圆

  


转载请注明:http://www.pvmnc.com/wacs/152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