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译文中:阴囊的血液供应应为“提睾肌动脉”,特此更正,也欢迎大家多交流指正!
阴囊超声再探
ScrotalSonographyRevisited
SelinCarkaci,MD,EfeOzkan,MD,DeannaLane,MD,etal.JOURNALOFCLINICALULTRASOUND,,38(1):21-37.
急性阴囊对于急性阴囊疼痛首次就诊的患者,区分睾丸扭转和急性附睾-睾丸炎是很重要的。扭转需要急诊手术治疗,而附睾-睾丸炎只需药物治疗。
扭转
睾丸扭转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12-18岁的年轻人。包括两种类型的扭转:鞘膜内型,发生于青春期人群;鞘膜外型,发生于围产期。鞘膜内型比较常见,多继发于连于精索和睾丸附睾之间的异常狭窄的系膜,导致睾丸呈“铃舌样”转动。因为这种畸形通常是双侧的,睾丸固定术包括双侧睾丸固定,以避免以后扭转。如果在6小时以内矫正扭转的睾丸,睾丸存活率较高,但在12-24小时以后,存活率急剧下降。通过多普勒超声,显示睾丸内血流减少或消失以明确诊断。应比较对侧正常睾丸的血流情况(图18)。随着时间进展,灰阶超声显示睾丸回声减低、肿胀,睾丸周围充血明显。彩色多普勒对于发现自发复位后的偶发扭转比较困难。在这些病例,血流可能正常,甚至出现缺血后充血。
图18:扭转。(A)横断声像图显示一16岁男孩突发左侧睾丸疼痛和肿胀的左侧附睾(E)和明显回声减低、肿胀的左侧睾丸(T)伴囊性成分(箭)。(B)横断声像图显示肿胀、回声减低并扩张、扭曲的附睾伴特征性的螺旋状结构代表扭转出血成分。(C)同一患者右侧睾丸的能量多普勒成像显示正常血流。
附睾-睾丸炎
感染的患者一般比扭转的年龄大:20-30岁。常见病因包括尿道病原体逆行上升和性传播疾病。这些患者通常出现阴囊疼痛和突发肿胀。附睾炎的典型超声表现包括附睾肿大和回声减低(图19)。睾丸可以有或无累及;据报道约有20%病例合并睾丸炎。如果出现睾丸炎,睾丸大小可以正常或增大,通常是低回声。被累及的结构血流增加。非对称性一侧附睾充血伴或不伴同侧睾丸充血提示感染。伴随症状可能包括皮肤增厚和反应性鞘膜积液(图20)。
图19:附睾炎。(A)一80岁男性声像图长轴显示右侧附睾弥漫性肿胀(箭),符合右侧附睾炎。(B)同一患者左侧附睾(箭)声像图显示正常。
图20:附睾-睾丸炎。(A)一33岁男子中线横断声像图显示右侧睾丸球状肿大伴回声减低(箭)。(B)长轴声像图显示具有分隔的鞘膜积液(箭)。(C)声像图长轴显示右侧附睾(箭)球状增厚,显示为不均质回声。(D)同一患者的能量多普勒成像显示右侧睾丸血流增加。总之,所有这些特征符合附睾-睾丸炎诊断。
结核也可以感染附睾。肿大、均质的低回声睾丸和附睾是典型的非结核性附睾-睾丸炎,但结核累及通常超声表现更不均质。附睾可以单独累及,表现为不均质低回声、肿大和周边血流轻度增加。伴随睾丸累及通常是附睾直接扩散的结果。据报道约有22%的病例双侧受累。结核性附睾炎可能有附睾无痛性、慢性肿胀病史,常用抗生素无效,出现引流窦道。
附睾-睾丸炎的并发症包括睾丸梗死,阴囊脓肿(图21),慢性阴囊引流窦道,慢性附睾炎(图22和23)和不育。诊断附睾和睾丸充血,必须除外自发性复位导致的反应性充血,睾丸和/或附睾附件扭转,白血病或淋巴瘤浸润。
图21:(A)附睾炎。声像图长轴显示一48岁男子右侧附睾明显肿胀(箭)伴周围细钙化(箭头),同时伴肉膜增厚(星号)。(B)附睾脓肿。横断声像图显示同一患者增厚的被膜(箭)。外科证实为附睾脓肿。
图22:慢性附睾炎。(A)骨盆X线显示一71岁慢性附睾炎男子左侧阴囊区的营养不良性钙化(箭)。(B)左侧阴囊长轴声像图显示钙化的附睾(箭)。
图23:附睾炎。一73岁男子长轴声像图显示附睾尾局限性肿大伴厚钙化(箭)。
富尼埃坏疽富尼埃坏疽是用来描述会阴、生殖器或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专有名词。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10倍。易感因素包括糖尿病,酒精中毒和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细菌的协同作用导致皮下小血管血栓和紧随的快速坏疽累及周边皮肤和深筋膜。坏死性筋膜炎很少累及睾丸,因为他们有独立的生殖腺血流供应。诊断富尼埃坏疽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超声显示水肿阴囊壁内的皮下气体回声,伴或不伴反应性睾丸外积液。
睾丸肿物大多数睾丸肿物与周围实质相比是低回声的。其他可以是不均质伴钙化和囊肿形成。大的肿瘤比小肿瘤血流丰富;然而,在成人使用彩色多普勒成像研究可疑肿瘤并不一定有用。但对青春期前的儿童,彩色多普勒成像证明对于灰阶超声发现的微小病变是有用的,并可以帮助诊断等回声肿物。
恶性
幼儿。青春期前的儿童睾丸肿物相对于成人良性的可能性大。大多数睾丸肿物来源于睾丸本身细胞,尤其是生殖细胞。卵黄囊肿瘤,典型的生殖细胞肿瘤也称为内皮窦瘤,是青春期前儿童最常报道的的恶性肿瘤(图24和25);然而,它们也可以是良性。主要见于小于3岁的儿童,诊断时的平均年龄是18个月。通常α-胎球蛋白高于正常,有助于卵黄囊肿瘤与其他病变鉴别,并可作为标记物监视肿瘤发生或复发。精原细胞瘤是成人最常见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很少发生于儿童,其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包括胚胎细胞癌(图26)和畸胎癌,主要发生于青春期后。
在儿童群体,尽管恶性卵黄囊肿瘤是文献报道最多的,一些人坚持认为良性睾丸肿瘤,如畸胎瘤,却是青春期前儿童最常发生的(图27)。
来源于睾丸间质的Leydig或Sertoli细胞的肿瘤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10-30%。白血病或淋巴瘤不到睾丸肿物的10%;这些肿物可为双侧。睾丸原发性白血病少见。睾丸成为这些恶性肿瘤化疗时的残余灶,是儿童白血病复发的常见部位(图28)。患者的临床病史有助于诊断。
图24:卵黄囊肿瘤。(A)横断声像图显示一30岁男子右侧睾丸(R)明显肿胀、增大,被中心坏死(箭)的肿物代替。组织学证实为卵黄囊肿瘤,鞘膜和精索完整。标记正常左侧睾丸(L)。(B)同一患者彩色多普勒成像显示丰富的肿瘤血流。
图25:卵黄囊肿瘤。横断声像图显示一1岁男孩右侧睾丸(T)明显肿大,被中心坏死的肿瘤取代(箭)。
图26:胚胎细胞癌。中线横断声像图显示一20岁男子巨大低回声不均质实性肿物(箭)已取代大部分左侧睾丸。(B)同一患者声像图长轴显示强回声点(箭)符合睾丸微结石诊断。组织学证实为胚胎细胞癌。
图27:良性畸胎瘤。横断声像图显示一7岁儿童不均质低回声肿物(箭)伴内部钙化(箭头)。组织学证实为良性畸胎瘤。
图28:白血病浸润。彩色多普勒成像显示一8个月幼儿右侧睾丸球形肿大伴丰富血流信号。活检证实继发于白血病浸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