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重组DNA技术
1、下列有关重组DNA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B)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选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2、下列不属于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是(B)
A.“鸟枪法”
B.转录法
C.反转录法
D.根据已知氨基酸序列合成法
3.作为基因的运输工具-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及理由是(A)
A.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地保存下来并大量复制,以便提供大量的目的基因
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目的基因的表达
C.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便为目的基因的表达提供条件
D.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以便于进行筛选
4、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A)
A.有基因缺陷的DNA分子中
B有基因缺陷的染色体中
C.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器中
D.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
5、应用重组DMA技术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基因探针才能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这里的基因探针是指(B)
A.用于检测疾病的医疗器械
B.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
C.合成β-球蛋白的DNA
D.合成苯丙羟化酶的DNA片段
6、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①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⑤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④提取目的基因。正确的顺序是(C)
A.③②④①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第八章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
A型题:
1、下列哪种不是基因扩增检验技术(D)
A.PCR
B.LCR
C.NASBN
D.bDNA
E.SDA
2.以下基因扩增经验技术中,哪一种属于等温扩增(E)
A.PCR
B.RT-PCR
C.LCR
D.Hybridcaptare
E.NASBA
3.能使扩增灵敏度提高的方法是(B)
A.多重PCR
B.巢式PCR
C.原位PCR
D.反向PCR
E.不对称PCR
4.能对未知序列进行扩增的PCR是(D)
A.多重PCR
B.巢式PCR
C.原位PCR
D.反向PCR
E.不对称PCR
5.在定量PCR中,对原始模板准确定量的影响因素中,最大的是〔B)
A.原始模板的量
B.扩增效率
C循环次数
D.扩增产物的量
E.循环阈值
6.外标定量方法最大的缺点是(B)
A.不能测定原始模板的绝对量
B.测定的重复性和精密性有问题
C.标准品制备困难
D.不能排除样本间的测定差异
E.测定必须在扩增的指数期进行
7.最早推出的荧光定量探针是(A)
A.TaqMan探针
B.相邻探针
C.分子信标
D.阴阳探针
E.端粒探针
8.PCR测定中的污染主要是指(D)
A.标本间的交叉法治
B.环境中的细菌污染
C.灰尘污染
D.PCR扩增产物的污染
E.试剂中的污染物
9.UNG防污染预防下列哪种污染〔A)
A.产物
B.靶核酸
C.气溶胶
D.标本间
E.病原微生物
10.TaqMan探针采用的是(A)
A.荧光标记的探针
B.生物素标记的探针
C.同位素标记的探针
D.SYERGreen标记引物
E.圆形探针
X型题:
1.DNA聚合酶要求下述哪些物质才能进行DNA复制(ABCD)
A.dDNA
B.Mg2+
C.引物
D.模板
E.小牛血清白蛋白
2.核酸扩增抑制物的主要来源是(ABCE)
A.血清中的血红素
B.尿标本中的尿素
C.核酸提取中的有机溶刺
D.Mg2+
E.部分抗凝剂
3.临床基因扩增中,弱阳性室内质控样本发生失控,其原因可能是〔ABDE)
A.核酸提取中的丢失
B.标本中扩增抑制物残留
C.扩增仪孔间温度不均一
D.Taq酶和/或逆转录酶失活后
E.扩增产物污染
第九章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A型题:
1.要探知细胞内某一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可以通过C实现
A.Southernblot
BNorthernblot
C.Westernblot
D.原位分子杂交
2核酸的变性是B
A.一级结构的断裂
B.二级结构的破坏
C.伴有共价键的断裂
D.是DNA的降解过程
3.固相杂交不包括C
A.Northern印迹杂交
B.原位杂交
C.吸附杂交
D.Southern印迹杂交
4.染色体原位杂交结果如图所示
羊水细胞间期核与13、18、21、X和Y染色体的DNA探针杂交。左图显示细胞核与13号染色体(绿)和21号染色体(红)的探针杂交。右图显示细胞核与18号染色体(浅蓝)、X染色体(绿)和Y染色体(红)的探针杂交。请根据该结果得出诊断为D
A.21三体
B.女性胎儿
C.染色体微缺失
D.正常男性胎儿
5.染色体原位杂交结果如下图
左图:用13号染色体(绿)和21号染色体(红)的探针与来自羊水的间期细胞杂交
右图:用18号染色体(浅蓝色)、X染色体(绿)和Y染色体(红)的探针与羊水细胞杂交
针对该检测结果判断疾病为B.
A.男性21三体
B.女性21三体
C.DiGeorge综合症
D.正常胎儿
6.荧光原位杂交结果如下图
X染色体着丝粒探针(Xcen)和Xp22.3探针都用红色荧光标记,根据该结果可诊断为A.
A.染色体微缺失
B.21三体
C.男性胎儿
D.正常女性胎儿
7.荧光素FITC是A
A.异硫氰酸荧光素
B.四乙基罗达明
C.德克萨斯红
D.吲哚二羧菁
B型题:
A.着丝粒探针
B.染色体涂抹探针
C.基因座特异探针
D.端粒重复序列探针
1.可用于中期及间期细胞,检测染色体的非整倍性:A.着丝粒探针
2.可用于中期及间期细胞,检测微缺失和微重复:C.基因座特异探针
3.可用于中期及阈期细胞,检测染色体的非整倍性和端粒微小末端重排:D.端粒重复序列探针
4.能用于中期细胞,确定小标识染色体或畸变:B.染色体涂抹探针
5.重复序列探针A.着丝粒探针D.端粒重复序列探针
A.固相杂交
B液相杂交
C.western印迹
D.FISH
E.Rx-FISH
6.菌落原位杂交:A.固相杂交
7.斑点和狭缝杂交:A.固相杂交
8.Southern印迹杂交:A.固相杂交
9.Northern印迹杂交:A.固相杂交
10.复性速率液相杂交:B液相杂交
11.吸附杂交:B液相杂交
12.发光液相杂交:B液相杂交
13液相夹心杂交:B液相杂交
14,原位杂交:A.固相杂交
A.DNA的浓度
B.DNA的大小和复杂性
C.温度
D.离子强度
15.影响DNA复性的因素:A.DNA的浓度B.DNA的大小和复杂性C.温度D.离子强度
16.影响DNA变性的因素:C.温度D.离子强度
17.影响核酸分子杂交的因素:A.DNA的浓度B.DNA的大小和复杂性C.温度D.离子强度
X型题:
1.根据性质及来源不同,核酸探针又可被分为ABCD
A基因组DNA探针
B.DNA探针
C.RNA探针
D.寡核苷酸探针等
2.常用的核酸探针非放射性标记物有ABCD
A.地高辛
B.生物素
C.酶
D.荧光素系统
3.常用的核酸探针荧光素标记物有ABCD
A.异硫氰酸荧光素
B.四乙基罗达明
C.德克萨斯红
D.吲哚二羧菁等
4.非放射性探针检测方法有ABCD
A.直接法
B.间接免疫法
C.直接亲合法
D.间接亲合法等
5.Southern印迹技术是BCD
A.检测RNA的核酸杂交技术
B.是以发明者的名字命名的
C.属于固相杂交的范畴
D.可用于遗传病的检测
6.Northern印迹技术是ACD
A.检测RNA的核酸杂交技术
B.是以发明者的名字命名的
C.属于固相杂交的范畴
D.与Southern印迹杂交的方法类似,只是变性剂不同
7.核酸原位杂交是ABD
A.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与组织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结合起来的一种杂交方法
B.基本原理及探针的标记方法与传统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相同
C.不能确定与探针互补的核酸序列在细胞内的空间位置
D.不需要将核酸从细胞中提取出来
8.荧光原位杂交的标本ABCD
A.中期染色体
B.间期核
C.完整细胞或组织切片
D.最广泛应用的标本是中期染色体
9.液相分子杂交包括ABCD
A.吸附杂交
B.发光液相杂交
C.液相夹心杂交
D.复性速率液相分子杂交
第十章核酸测序技术
A型题:
1.有关DNA链末端终止法的不正确说法是(A)
A.需要ddNMP
B.需要ddNTP
C.dNTP:ddNTP的比例要合适
D.需要放射性同位素
E.需要dNTP
2.有关DNA序列自动化测定的不正确叙述是(D)
A.用荧光代替了同位素标记
B.激光扫描分析代替人工读序
C.基本原理与手工测序相同
D.不再需要引物
E.需要与手工序列分析相同的摸板
3.有关化学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所用化学试剂有一定危害性
B.所需的DNA模板纯度要求较高
C.测序前对待测DNA末端进行放射性标记
D.便于自动化
E.测序反应分为4组或5组相互独立的化学反应
4.变形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能分离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一般为(C)
A.~个核苷酸
B.~个核苷酸
C.~个核苷酸
D.~个核苷酸
E.任意长度均可
5.要能够获得良好的电泳带谱模式,使得DNA条带分离效果较佳,反应试管中ddNTP和dNTP的比例通常为(B)
A.1:5
B.1:10
C.1:15
D.1:20
E.1:25
6.DNA自动化测序系统中,最常用的标记物是(A)
A.荧光染料
B.α-32P
C.γ-32P
D.生物素
E.35S
X型题:
1.化学法测序反应体系的组成中包括有(ABD)
A.待测DNA
B.待测DNA祥品的末端标记
C.绝对单一碱基特异性的化学裂解
D.电泳测序图谱的识读
E.引物
2.链末端终止法测序反应体系的组成中包括有(ABCDE)
A.待测模板链
B.引物
C.DNA聚合酶
D.放射性核素标记的Dntp
E.测序产物的凝胶电泳及识读
3.DNA序列测定的应用有(ABCDE)
A.分析基因组核苷酸排列序列
B.分析基因序列
C.基因定点诱变的基础
D.基因工程载体构建中DNA序列定位和排序的基础
E.临床疾病的分子诊断
4.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采用DNA引物引导新生DNA的合成,采用的模板是(AB)
A.单链DNA
B.双链DNA
C.单链RNA
D.双链RNA
E.蛋白质
第十一章生物芯片技术
1.下面哪种生物芯片不属于微阵列芯片(C)
A.基因芯片
B.蛋白芯片
C.PCR反应芯片
D.芯片实验室
2.生物芯片的主要特点是(ABCD)
A.高通量
B.微型化
C.集成化
D.并行化
3.下面哪些方法属于基因芯片原位合成技术(ACD)
A.原位光刻合成
B.合成点样
C.压电打印
D.分子印章
第十二章其他的分子诊断检测方法
1.PCR扩增阻碍突变系统检测突变的原理是基于D
A.由于突变,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变化,不能被切开
B.由于突变,电泳迁移率发生变化
C.连接酶不能连接与靶序列错配的两个DNA片段
D.Taq酶不能延伸3’末端与靶序列错配的引物
E.以上都不是
2.利用寡核苷酸连接实验检测双等位基因变异时需要C
A.1个探针
B.2个探针
C.3个探针
D.4个探针
E.5个探针
3.T4DNA连接酶或TthDNA连接酶更容易识别哪类错配B
A.连接缺口上游探针的5’末端
B.连接缺口上游探针的3’末端
C.连接缺口下游探针的5’末端
D.连接缺口下游探针的3’末端
E.以上都不是
4.温度梯度凝胶电泳能够检测的突变一般位于DNA片段上哪个区域(A)
A.较低解链温度的“解链区域”
B.最低解链温度的“解链区域”
C.较高解链温度的“解链区域”
D.最高解链温度的“解链区域”
E.所有位点
5.温度梯度凝胶电泳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检测基因变异是基于D
A.变异单链DNA分子的电泳迁移率不同
B.变异DNA双链分子的电泳迁移率不同
C.变异双链DNA分子部分变性的条件不同,电泳迁移率改变的住置不同
D.变异双链DNA分子完全变性的条件不同,电泳迁移率改变的位置不同
E.变异双链DNA分子完全变性的条件不同,电泳迁移率改变的位置不同
6.蛋白质截短测试法与其它分子检测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C
A.只检测单位点突变
B.只检测已知突变
C.只检测与疾病相关的突变
D.可检测未知突变
E.可检测多位点突变
X型题:
1.PCR扩增阻碍突变系统检测可用于哪些类型的分子检测ABD
A.单位点突变
B.多位点突变
C.未知突变
D.基因分型
E.以上都可以
2.耐热连接酶的使用,可增加寡柱苷酸连接实验的AC
A.灵敏度
B.重现性
C.特异性
D.假阳性
E.假阴性
3.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分离ABE
A.单链DNA分子
B.双链DNA分子
C.环状DNA分子
D.超螺旋DNA分子
E.部分双链DNA分子
4.脉冲场凝胶电泳与传统凝股电泳的不同点有BCDE
A.采用的凝胶基质不同
B.采用的电场类型不同
C.采用的电泳仪装置不同
D.分辨的DNA片段大小不同
E.样品的制备不同
5.下列哪些技术属于分子影像技术BCE
A.Ultrasound
B.SPECT
C.MRI
D.CT
E.PET
第十三章生物信息学在分子诊断中的应用
无
第十四章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
A型题:
1.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的一般检出策略是指检测出病原微生物的B
A.基因型
B.染色体核酸
C.表型
D.耐药相关基固
E.以上均不是
2.临床上对乙肝病毒耐药性分子诊断主要是针对下列哪个基因D
A.X基因
B.S基因
C.C基因
D.P基因
E.ORF5基因
3.采用PCR法对丙肝病毒进行分子检测时,选用的引物序列一般在C
A.NS5B区
B.3’端的UTR区
C.5端的UTR区
D.E1区
E.核心区域
4.采用杂交捕获系统对HPV进行分子检测,可以D
A.对病毒精确分型
B.定量检测病毒
C.仅能检测16和18型HPV病毒
D.能区别高危险性病毒和低危险性病毒
E.能够检测出所有型别的HPV病毒
5.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分型的靶基因为E
A.抗原蛋白编码基因
B.MPB64基因
C.插入序列IS
D.插入序列IS
E.16SrRNA基因
6.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分子检测一般采用的标本为B
A.痰
B.龚便
C.胃黏膜
D.尿液
E脑脊液
7.对于女性病人的沙眼衣原体分子检测,哪种标本的检测灵敏度最高D
A.结膜刮取物
B.尿道拭子
C.眼泪
D.宫颈拭子
E.尿液
8.临床上检测解脲脲原体的tetM基因以预测其对哪类抗菌药的耐药性A
A.四环素类
B.大环内酯类
C.喹诺酮类
D.氨基糖苷类
E.青霉素类
B型题:
A.RT-PCR/PCR
B.转录介导的扩增系统(TMA)
C.支链DNA技术(bDNA)
D.杂交捕获系统(HC)
E.核酸序列依赖的扩增(NSABA)
F.连接酶链反应(LCR)
G.链替代扩增(SDA)
1.乙肝病毒常用的分于检测方法:A.RT-PCR/PCRC.支链DNA技术(bDNA)D.杂交捕获系统(HC)
2.丙肝病毒RNA的定性及定量检测方法:A.RT-PCR/PCRB.转录介导的扩增系统(TMA)C.支链DNA技术(bDNA)
3.HIV病毒RNA的定量检测方法:A.RT-PCR/PCRC.支链DNA技术(bDNA)E.核酸序列依赖的扩增(NSABA)
4.巨细胞病毒(CMV)常用的分子检测方法:A.RT-PCR/PCRD.杂交捕获系统(HC)E.核酸序列依赖的扩增(NSABA)
5.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分子检测方法:A.RT-PCR/PCRF.连接酶链反应(LCR)G.链替代扩增(SDA)
6.国外分子检测淋病奈瑟菌的常用方法:A.RT-PCR/PCRB.转录介导的扩增系统(TMA)D.杂交捕获系统(HC)G.链替代扩增(SDA)
A.病原微生物是否存在的定性检测
B.定量检测
C.基因分型
D.表型分型
E.耐药性检测
7.目前可对梅毒螺旋体进行那些方面的分子检测:A.病原微生物是否存在的定性检测C.基因分型
8.目前可对HIV的分子检测主要有:A.病原微生物是否存在的定性检测B.定量检测C.基因分型D.表型分型E.耐药性检测
9.目前可对结合分枝杆菌进行哪些方面的分子检测:A.病原微生物是否存在的定性检测C.基因分型E.耐药性检测
10.目前可对金黄色葡菊球菌进行哪些方面的分子检测A.病原微生物是否存在的定性检测B.定量检测C.基因分型E.耐药性检测
X型题:
1.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常用方法有:BCD
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B.靶分子扩增技术
C.杂交捕获系统
D.信号放大技术
E.以上都是
2.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分子检测标本有:ABCDE
A.痰
B.胸腹水
C.血清
D.尿液
E.脑脊液
3.对HIV进行RT-PCR检测时引物设计主要选择下列哪些区域ABC
A.gag基因区
B.pol基因区
C.LTR区
D.Rev基因区
E.env基因区
4对HSV进行PCR检测时引物设计主要选择下列哪些区域BCE
A.长重复序列(RL)
B.糖蛋白D基因区
C.DNA聚合酶基因区
D.短重复序列(Rs)
E.胸腺密啶核苷激酶(TK)基因区
5.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相关基因包括:ABCE
A.rpoB基因
B.katG基因
C.rpsL基因
D.MPB64基因
E.rrs基因
6.大肠埃希菌∶H7的PCR检测主要依据哪些基因设计引物ABE
A.Stx1、溶血素hlyAB基因
B.Stx2
C.Stx3
D.Stx4
E.溶血素hlyAB基因
第十五章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诊断
A型题:
1.α珠蛋白基因由α类基因或假基因组成,以下那一个不是假基因(D)
A.ψξ
B.ψα1
C.ψα2
D.ξ
E.以上均不是
2.镰状血红蛋白(HbS)氨基酸的变化为C
A.谷氨酸→精氨酸
B.谷氨酸→赖氨酸
C.谷氨酸→缬氨酸
D.谷氨酸→组氨酸
E.谷氨酸→苯丙氨酸
3.甲型血友病的分子诊断分为基因倒位检测及非基因倒位的检测,检测基因倒位的首选方法为B
A.PCR-RFLP
B.长距离PCR(LD-PCR)
C.PCR-SSCP
D.VNTR
E.STR
4.囊性纤维化(CF)是由囊性纤维化穿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基因突变所致,CFTR最常见的突变为:C
A.错义突变
B.移码突变
C.密码子突变(△F)
D.无义突变
E.剪切位点突变
5.亨廷顿致病基因-IT15基因外显子1的起始密码子ATG下游17个密码子处有一段多态性的三核甘酸重复序列,其为:D
A.CCG
B.CAA
C.CGA
D.CAG
E.CGG
6.脆性X智力低下1号基因(FMR-1)基因5’端(A)重复序列异常扩增
A.CGG
B.CAG
C.CGA
D.CGC
E.CAA
7.脆性X智力低下1号基因(FMR-1)基因5’端重复序列异常扩增,其全突变重复范国(n)是E
A.6-45
B.45~55
C.55~
D.0-6
E.
8.CEPH(C)
A.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B.加拿大临床化学协会
C.人类多态性研究中心
D.美国病理学家协会
E美国临床化学协会
B型题:
A.IT15基因上CAG异常重复
B.DMD基因突变
C.PAH基因突变
D.CFTR基因突变
E.FMR-1基因内(CGG)异常重复及CpG岛异常甲基化
1.亨廷顿病:A.IT15基因上CAG异常重复
2.脆性X综合症:E.FMR-1基因内(CGG)异常重复及CpG岛异常甲基化
3.苯丙酮尿症:C.PAH基因突变
4.杜氏肌营养不良症:B.DMD基因突变
5.囊性纤维化:D.CFTR基因突变
A.限制性内切酶MstⅡ切割法
B.长距离PCR法(LD-PCR)
C.多重PCR
D.扩增产物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放射自显影
E.Southern印迹杂交法
6.亨廷顿病IT15基因CAG常用的分于诊断方法:D.扩增产物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放射自显影
7.目前脆性x综合症主要的分子诊断法:E.Southern印迹杂交法
8.肌营养不良症分子诊断的常用方法:C.多重PCR
9.镰状细胞贫血分子诊断:A.限制性内切酶MstⅡ切割法
10.甲型血友病基因倒位的分子检测法:B.长距离PCR法(LD-PCR)
X型题:
1.α地中海贫血在临床上包话以下类型:ABDF
A.Hb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
B.轻型(标记型)α地中海贫血
C.遗传性胎儿Hb持续增多症
D.中间型地中海贫血
E.HbH病
F.静止型地中海贫血
2.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分子异常的机制主要包括:ABCDE
A.基因缺失
B.点突变
C.插入
D.微小缺失
E.基因重复
3.PND和PGD的适应症ABCDEFGHI
A.有可能孕育出严重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畸形胎儿的孕妇
B.夫妇一方有某种遗传病或曾生出过某种遗传病患儿,或孕妇有X伴性隐性遗传病家族史
C.夫妇任何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平衡移位和倒位携带者
D.早孕阶段曾服用过致畸药物或曾有病毒感染史等致畸情况
E.羊水过多或过少
F.原因不明的多次流产、死胎、死产的孕妇
G.胎儿发育迟缓
H.未触到正常的胎儿
I.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等等
4.遗传疾病分子诊断的策略ACE
A.直接诊断策略
B.SSCP
C.基因多态性连锁分析
D.RFLP
E.基因突变的定量(dosage)诊断
5.β地中海贫血常用的分子诊断检测方法:ADE
A.PCR-RDB法
B.VNTR
C.STR
D.PCR-RFLP法
E.基因芯片法
6.苯丙酮尿症常用的分子诊断检测方法:ABCDE
A.PCR-STR
B.PCR-SSCP
C.PCR-DGGE
D.PCR-RFLP
E.多重ASPCR
第十六章复杂性疾病的分子诊断
A型题:
1.下列不属于复杂性疾病的是(B).
A.高血压
B.外伤
C肺癌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E.胰腺癌
2.下列属于表观遗传性改变的是(C)
A.抑癌基因Rb1突变
B.癌基因K-ras突变
C.抑癌基因APC启动子高甲基化改变
D.微卫星不稳定性
E.染色体重排
3.检测基因缺失疾病的分子诊断技术是(D).
A.斑点杂交
B.等位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C.单链构象多态性
D.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
E.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4.甲基化检测的最常用方法为C
A.MSS
B.RT-PCR
C.MSP
D.SSCP
E.RFLP
5.下列哪些疾病的TGFβRII基因的微卫星重复序列没有发生突变D
A.散发性遗传性结肠直肠癌
B.胃癌
C.内膜癌
D.食管癌
E.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6.(E)检测方法可以定量测定原始mRNA拷贝数?
A.RNA分子杂交
B.DNA分子杂交
C.AS0
D.PCR-AS0
E.RT-PCR
7.(B)是诊断基因异常最直接和准确的方法
A.生物芯片
B.DNA序列分析
C.基因芯片
D.RNA序列分析
E蛋白质序列分析
8.DNA检测最大的优点是C
A.重复性
B.特异性
C.稳定性
D.灵敏性
E准确性
9.下列与结肠直肠癌的发生有关的分子改变是D
A.抑编基因APC启动子高甲基化改变
B.t(9;22)染色体异常
C.抑癌基因Rb1突变
D.抑癌基因APC突变
E染色体重排
10.下列与肺癌的发生有关的分子改变是A
A.抑编基因APC启动子高甲基化改变
B.t(9;22)染色体异常
C.抑癌基因Rb1突变
D.抑癌基因APC突变
E染色体重排
11.下列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的分子改变是E
A.抑编基因APC启动子高甲基化改变
B.t(9;22)染色体异常
C.抑癌基因Rb1突变
D.抑癌基因APC突变
E染色体重排
B.K-ras基因突变
12.在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基因扩增过程中,原始被分析的DNA模板进行化学修饰后,未甲基化的胞嘧啶转变为C
A.A
B.T
C.U
D.G
E.C
13.下列微小残留病中具有血管外肿瘤细胞增殖特性的是D
A播散肿瘤细胞
B.游离肿瘤细胞
C.循环肿瘤细胞
D.微转移
E循环肿瘤细息和游离肿瘤细胞
14.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发生在婴儿的恶性肿瘤,它是由于一种编码多功能蛋白质的抑癌基因(A)突变引起的
A.Rb1
B.K-ras
C.BRCA
D.P16
E.APC
15.肿瘤细胞在发生的早期就已经发生甲基化模式的改变,呈基因组全面的.......和抑癌基因启动子的---A---趋势,这种异常甲基化模式改变是肿君发生的重要特征
A.低甲基化、高甲基化
B.高甲基化、低甲基化
C.高甲基化、高甲基化
D.低甲基化、低甲基化
16.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基因和突变发生在早期,而基因....和......突变则存在于晚期肿瘤中B
A.K-ras、p53、APc、DCC
B.K-ras、APC、p53、DCC
C.K-ras、DCC、APC、p53
D.DCC、APC、p53、K-ras
B型题:
A.酪氨酸酶(tyrosinase)
B.清蛋白(ALB)
C.PSA
D.17-1A抗原(Ep-CAM)
E.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alin.TG)
1.黑素瘤常同的mRNA标志物:A.酪氨酸酶(tyrosinase)
2.前列腺癌常用的mRNA标志物:C.PSA
3.非小细胞肺癌常用的mRNA标志物:D.17-1A抗原(Ep-CAM)
4.肝细胞癌常用的mRNA标志物:B.清蛋白(ALB)
5.甲状腺癌常用的mRNA标志物:E.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alin.TG)
X型题:
1.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投术包括---CD---.
A.CCH
B.ICC/IHC
C.MSS
D.MSP
E.RT-PCR
2.检测致病基因结构异常的方法有ABCDE
A.斑点杂交
B.等位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C.单链构象多态性
D.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折
E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3.在基因转录水平上的检测方法有---AB----.
A.RNA分子杂交
B.逆转录PCR
C.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D.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
E.单链构象多态性
4.血浆DNA定量检测方法包括--ABCDE-----.
A.放射免疫法
B.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C.溴化乙锭法
D.对流免疫电泳法
E.RNA-DNA杂交法
5.与微小残留病相关的检测技术有---ABCDE-----
A.流式细胞技术
B.ICC/IHC
C.CGH
D.FISE
E.RT-PCR
6.现代检测播散肿瘤细鲍的主要技术有哪些AC
A.ICC/IHC
B.流式细胞技术
C.PCR
D.MSP
E.FISH
7.下面关于循环DNA描述正确的是BCD
A.循环DNA来源于细胞死亡后释放的DNA片段,病毒性循环DNA不属于循环DNA范畴内
B.循环DNA量的改变是反映细胞死亡现象一个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C.人类基因组循环DNA包括正常基因组来源的DNMA、肿瘤来源的DNA和胎儿来源的DNA
D.循环DNA由长度不等的单链或双链DNA及其混合物组成
E.循环DNA以游离状态存在
F.循环DNA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G.循环DNA主要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F)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8.属于肿瘤发病机制的有ABCDEFG
A.阶梯式遗传性我疾病
B.基因变异
C.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改变
D.DNA损伤及其分子改变
E.人类肿瘤的基因组不稳定性
F.肿瘤中染色体的异常
G.人类肿瘤中的微卫星不稳定性
9.下面那些因素影响特定的微卫星位点的突变率ABEG
A.重复序列的类型
B.重复序列的长度
C.重复序列的多少
D.微卫星序列中胞嘧啶的多少
E.微卫星序列在基因组中的位置
F.上游分子的损害
G.下游分子的损害
10.血浆循环DNA的检测方法ABCDEFG
A二苯胺法
B溴化乙锭法
C对流免疫电泳法
DRNA-DNA杂交法
E.放射免疫法
F.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G.基因芯片
11.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机制_BCDEF
A.药物被动排出
B.肿瘤细胞对药物解毒能力的增加
C.细胞内靶酶的质量改变
D.DNA的修复能力增强
E.细胞凋亡通路受阻
F.抗肿瘤药物前体活化失败
G.抑癌基因活化
12.肿瘤耐药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ABCD
A.肿瘤耐药机制复杂
B.检测技术手段仍有待改进
C.药物作用在体内和体外存在差别
D.临床医生的传统习惯
E.患者不配合
F.费用昂贵
G.检测周期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