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还爱放屁可能是脾胃太虚弱,常用于

如今的生活,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人们的健康隐患却更多了。脾胃虚弱、湿气重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不是季节性的,因为脾胃虚弱,导致日常消化不良,屁多腹痛等。

其实不仅如此,脾胃虚弱还容易引起肥胖、食欲不振、精神疲劳、大便不成形等,长期不注重的话,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很大影响。

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脾胃不好屁就多?

这是因为脾和胃在我们的身体里扮演着运输的角色,帮助我们把营养运送到身体的每个部分。脾胃都不好,所以食物很难消化,容易积存,食物发酵形成很多气体,只能通过肠道这里排出,形成放屁。

脾胃不好,为什么会出现大便粘稠或便秘?

在正常情况下。脾虚不能正常运水润湿作用于体内,导致水分在体内积聚,除便秘外;同时,还会出现大便粘稠,大便形状不佳,气味难闻。

为什么浮肿消瘦也与脾胃有关呢?

浮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肥胖体质。身体湿气重,水分不能及时消除。同时,食物消化缓慢,导致脂肪堆积,久而久之就形成肥胖。而瘦弱的人脾胃不好,营养不能消化吸收,无论怎么吃都等于白吃,所以需要调理。

脾虚与舌苔油腻白有什么关系?

舌苔厚多为脾胃消化不良所致。我们需要注意及时调理,脾胃的典型表现之一就是舌苔厚腻白。

脸上容易出油,还与脾胃不好吗?

是有关系的,发现很多人整天在脸上出油,更爱出油,很可能原因在于脾胃虚弱,导致内分泌失调,导致出油、长痘、长痘等。

常用于脾胃虚弱的中药

1、人参:用于各类脾虚证

人参

(1)脾气虚:可用于脾气虚衰导致的食量减少、腹胀、大便溏稀、肢体倦乏等,常配伍白术、茯苓、甘草等,如四君子汤。

(2)中气下陷:中气即脾胃之气,中气下陷常导致久泻、脱肛、胃下垂、眼皮沉、小腹下坠感等。常配伍黄芪、白术、升麻等,如补中益气汤。

(3)脾阳虚:可见腹痛、手脚冷、浮肿等,可配伍白术、干姜、炙甘草,如理中丸。或见胃痛、腹痛,遇冷则痛加剧,配伍蜀椒、干姜、饴糖等,如大建中汤。

(4)脾阴虚:脾失于滋养运化,常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食后腹胀、大便困难或不畅、口干等症状。常配伍山药、莲子等健脾养阴。

2、党参:虽比人参力道弱,但更注重补脾胃之气

党参

(1)中气不足:常见身倦乏力、食少、腹胀、大便溏稀等。配伍白术、茯苓、甘草,为四君子丸。再加上陈皮、半夏,为六君子丸。再加上木香、砂仁,为香砂六君子丸。

(2)中气下陷:典型特征就是脏器下垂,久泻、脱肛。常配伍黄芪、升麻等,升阳举陷。

(3)肥胖:改善脾虚兼痰湿导致的肥胖,配伍茯苓、桔梗、扁豆等。

3、黄芪:各类气虚常用,尤其善于改善中气下陷

黄芪

(1)脾气虚弱

可单用黄芪熬膏,或与党参或人参合用,为参芪膏,用于虚人长期补虚。

如果以饮食减少、大便溏稀、腹泻为主,则黄芪配伍白术,为芪术膏。

脾气虚兼有阳虚,腹中痉挛性疼痛,遇冷则痛加重,得暖则痛减轻,可配伍桂枝、白芍、生姜、炙甘草、大枣、饴糖,为《金匮要略》黄芪建中汤。

(2)中气下陷

用于中气下陷,脏器下垂,小腹、肛门有下坠感,脱肛,或伴有身体、眼皮沉重感,甚至阳气郁结而不能宣散所致发热等。

黄芪配伍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等,构成《脾胃论》补中益气汤,或者制成中成药补中益气丸,用于上述症状。

4、山药:除了补脾气,还能补脾阴

山药

(1)脾气虚

山药可用于脾气虚导致的疲倦乏力,食欲不振。

山药健脾,则同时还略兼有涩性,能缓和腹泻、大便溏稀。山药炒后止泻作用增强。

可用山药单用研末,白糖调服,即山药糊。但只适用于症状比较轻微者。

如果气虚比较严重,单用山药力道就不够了,需要入复方中使用,比如参苓白术散,以山药配伍人参、白术、茯苓、白扁豆等,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症状。

如中气不足、气短乏力、胃下垂,可配伍薏苡仁、黄芪、党参等熬粥,即山药薏苡仁粥。

小儿脾胃虚弱,不想吃饭,且消瘦,可用山药配伍鸡内金、焦白术、茯苓、山楂等,健脾开胃消食。

山药薏苡仁粥

(2)脾阴虚证

脾阴虚常见症状有口干唇燥,消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或便秘,烦热失眠等,可配伍扁肉、莲肉等药。

有的人吃了山药之后胃更不舒服了,是因为山药有滋润之性,更适合用于脾阴虚的情况,如果脾虚导致水湿内停,也就是有湿证的情况,用山药反而会加重湿盛,造成症状加重,如消化不良的情况加重,胃的满胀、堵塞的感觉加重。

小贴士:

一个区别能否吃山药的方法:如果舌头细小、舌苔干,又没有痰(脾胃阴虚),可以用山药;如果有消化不良,胃胀,兼有舌苔白厚,舌胖大有齿痕的情况,就不宜用山药。

5、大枣:用于脾虚所致乏力、食少、腹泻

大枣

大枣善于补中益气,作用和缓,用于脾气虚,常常感到疲倦乏力,食欲不佳,大便溏稀等轻症。

可用大枣、小米或糯米、食糖熬制而成的大枣粥。

如果气虚乏力严重,身体提不上劲,常作为辅助药,与人参同蒸,蒸后捣烂,搓成丸,即《醒园录》枣参丸。

《伤寒论》小建中汤,即饴糖、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用于胃痛、腹痛,遇暖痛减轻,按患处痛减轻,或心慌,突突地跳,心烦不宁,面色淡白等症。现用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神经衰弱、慢性肝炎等见有上述症状者。

大枣粥

6、太子参:更适合虚不受补的人和儿童

太子参和人参等参类功效近似,可以气阴双补,但补益力道略弱、平缓。所以,更适合于气虚不是很严重的,或者虚不受补的人,或者少年儿童。

如患者体虚,常见神疲乏力,食欲不佳、自汗等症状,常与山药、白扁豆、炒谷芽、五味子等配伍,健脾养胃。

如果是儿童厌食,或者进食较少的情况,可与陈皮、鸡内金、山楂等配伍健脾开胃消食,如儿宝(有中成药儿宝颗粒)。

7、扁豆:用于脾虚兼有湿证所致食欲减退、呕吐腹泻

扁豆(白扁豆)

扁豆既能益气健脾,又能化湿和中。用于脾虚兼有湿证,常见症状多见食欲缺乏、体倦乏力、呕吐或者腹泻等。

但扁豆的补气健脾作用是较为微弱的,常用作脾气虚用药的辅助。如果脾虚较重的,只用扁豆食补效果就太慢了。

可组方使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以扁豆配党参、白术、茯苓等益气健脾、除湿药。

如果是小儿脾虚兼有湿证,而厌食、食欲减少,可用扁豆与白术、砂仁、鸡内金等配伍,健脾除湿开胃。

如果是婴儿脾虚夹湿,导致腹泻者,扁豆可配伍薏苡仁、鸡内金,研末调服。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喜欢我们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pvmnc.com/wadzz/135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