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兴午袁长巍
[导读]精液中有约1/3为前列腺液,前列腺疾病与不育症密切相关,为此前列腺液中的细胞学检查,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提高前列腺液的检测水平,更好为临床与患者服务,是检验医学责无旁贷的任务,现就前列腺液细胞学图文并茂介绍,供医生、检验员和患者参考。
前列腺液概述前列腺指诊是男科临床医生的基本功,指诊时不仅是为了采集前列腺液的检查,更重要是触及前列腺的表面光滑度、软硬度和大小,取得第一手感觉资料非常重要,为判断前列腺疾病不可缺少的手段。
前列腺是男性最大的附属性腺体,具有外分泌与内分泌功能。前列腺直径青年时3~4cm,重量20克。其主要功能是分泌前列腺液,是构成精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参与精液的凝固与液化的过程,并提供精子生存的营养物质。前列腺的分泌构成占正常男性精液的25%~33%。前列腺的组织内细胞有基上皮和主上皮。前列腺液的分泌主要是主上皮细胞分泌。其分泌过程具有浆分泌和局部液滴分泌的特征。
1前列腺液上皮细胞显微镜检查图1
图2
图1~2前列腺主上皮细胞(图1)与基上皮细胞(图2),瑞-姬染色
标本来源:前列腺液
形态特征:前列腺组织由30~50个管泡腺组成,最后汇成16~32条导管,直接开口于精阜两侧的尿道侧隐窝内。前列腺上皮细胞有3种:分泌性上皮细胞(主上皮细胞)、基底细胞(基上皮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性上皮细胞数量最多,为单层柱状或复层柱状;细胞的排列如栅栏,彼此之间通过整合素受体连接在基底膜上。基细胞数量少,位于主细胞与基膜之间。细胞呈圆形,细胞质较少,核大而不规则,其长轴与基膜平行,染色质比较致密,核微体明显。
临床意义:前列腺上皮以凋亡形式进行前列腺内细胞平衡,前列腺液检出可以看到少量上皮细胞,一旦凋亡上皮细胞减少则可以引起前列腺增生,在前列腺的检查中有一定临床意义。
应用评估:前列腺上皮过多和过少出现,都要引起临床注意。过度凋亡有可能是不良的信号;过少有可能是前列腺增生的信号。应与白细胞区分并鉴别。
2细胞外器—前列腺小体的特征图3
图4
图5
图3~5前列腺小体活体新鲜镜检
标本来源:前列腺液
形态特征:前列腺小体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外器,由前列腺上皮分泌,它有3层膜结构,有时候可以看到5层甚至更多的结构。正常前列腺液中前列腺小体(卵磷脂小体)几乎布满视野,前列腺小体直径约nm,呈圆球状,透明、发亮、折光性强,与脂滴相似,分布均匀,大小不等。
临床意义:前列腺液与精液混合,前列腺小体主要作为精子的营养物质和免疫功能。前列腺小体减少反应前列腺的分泌功能异常,有学者报道前列腺小体少于50%,就会对患者的性功能产生明显影响。前列腺小体减少而且成堆出现时,是前列腺炎症反应时,巨噬细胞吞噬大量脂类所致。前列腺小体的多少可作为前列腺炎考核疗效的指标之一。白细胞越多,前列腺小体就越少,由于炎性反应,前列腺小管肿胀,导致前列腺主上皮液泡分泌减少,造成前列腺小体减少。当白细胞达到21个/HP时,前列腺小体+++者或以上明显减少,说明前列腺小体与白细胞的检出率密切相关。
应用评估:前列腺小体的多寡反应前列腺的生理与病理水平。正常应该满视野,减少反应了炎性的变化。
3细胞外器—前列腺小体的染色特征图6
图7
图6~7前列腺小体瑞-姬染色
标本来源:前列腺液
形态特征:前列腺小体瑞吉染色后,可以看到内部有沟回状结构,淡染、粉红色,形态不一,但其中没有内含物,如果有了内含物可能是微生物感染。因为前列腺小体富含胆固醇,而支原体的发育、分裂繁殖,需要高浓度的胆固醇,所以,前列腺小体是支原体密集场所。活体时在相位差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动态的支原体,在瑞-姬染色淡染,延长时间,可以显现颗粒状支原体小体特征。
临床意义:前列腺液与精液混合,前列腺小体主要作为精子的营养物质和免疫功能。前列腺小体减少反应前列腺的分泌功能异常,有学者报道前列腺小体少于50%,就会对患者的性功能产生明显影响。前列腺小体减少而且出现成堆,是前列腺炎症时的巨噬细胞吞噬大量脂类所致。如果染色观察看到前列腺小体内有淡染或浓染紫蓝色的颗粒,提示有微生物感染的可能,应引起临床注意。
应用评估:染色检出是为了观察前列腺小体内的微生物(支原体),籍以提高诊断水平。
待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