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经方薯蓣丸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咨询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418/4611076.html

薯蓣丸,调理脾胃,益气和营。用于气血两虚,脾肺不足所致之虚劳,胃脘痛,痹症,闭经,月经不调。

三十薯蓣二十草,三姜二敛百枚枣,桔茯柴胡五分匀,人参阿胶七分讨。更有六分不参差,芎芍杏防麦术好,豆卷地归曲桂枝,均宜十分和药捣。

薯蓣三十分(30克),当归、桂枝、神曲、干地黄、大豆黄卷各十分(各10克),甘草二十八分(28克),人参、阿胶各七分各7克),川芎、白芍、白术、麦门冬、防风、杏仁各六分(各6克),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5克),干姜三分(3克),白蔹二分(2克),大枣一百枚(个)。

蜜丸,每次6~9克,每日1~2次口服。临床应用也可改为汤剂,水煎服,每日2次,各药剂量按汤剂常用量。

调理脾胃,益气和营,祛风除邪。

虚劳不足、气血两虚、外兼风邪,症见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身体瘦弱,不思饮食,健忘失眠,骨节酸痛,风气百疾,舌淡苔白,脉沉细。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慢性荨麻疹、慢性肾炎等病症。

本方薯蓣丸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虚劳亏损而易感外邪或兼有外邪之证。方中重用薯蓣(即山药)“补中益气力,长肌肉”(《神农本草经》),合以八珍汤补益气血,阿胶、麦门冬养血滋阴,柴胡、桂枝、防风、白蔹祛风散邪,杏仁、桔梗疏利气机。诸药相伍,共奏补虚祛风,扶正祛邪之功。如见营血亏损明显,可去桂枝、干姜;风邪不甚,可去桂枝、防风、桔梗。甘草生用则清热解毒,炙用则补中益气。细研方义,本方之甘草当以炙用始为合拍。原方大豆黄卷药源常缺,以扁豆代之,不影响疗效。

近期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小儿变应性鼻炎、心功能减退等病症。早期文献报道本方,治疗肺结核、反复感冒、外伤经久不愈,又用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荨麻疹、白内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病症。

附方1:别名大山蓣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薯蓣90克当归桂枝曲干地黄豆黄卷各30克甘草84克人参21克芎藭芍药白术麦门冬杏仁各18克柴胡桔梗茯苓各15克阿胶21克干姜9克白蔹6克防风18克大枣枚(为膏)

制法:上药二十一味,研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主治:补气养血,疏风散邪。治虚劳气血俱虚,阴阳失调,外兼风邪,头晕目花,消瘦乏力,心悸气短,不思饮食,骨节酸痛,微有寒热。

每次1丸,空腹时用酒送下。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附方2:处方:薯蓣三十分(22.5克)当归桂枝曲干地黄豆黄卷各十分(各7.5克)甘草二十八(21克)人参七分(5.25克)川芎芍药白术麦门冬杏仁各六分(各4.5克)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各3.75克)阿胶七分(5.25克)干姜三分(2.25克)白敛二分(1.5克)防风六分(4.5克)大枣百枚为膏(33枚)

: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为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现代用法:诸药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9克,一日二次,空腹用温开水或黄酒送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原文: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十六)

:本方主治虚劳兼有风气之证。虚劳之证,人之气血阴阳皆亏,抵抗能力低下,容易招致虚邪贼风侵袭,内外俱病。正如《灵枢·百病始生》篇所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当此之时,其治必以扶正祛邪为法,而重点在于扶正,兼祛贼风邪气。切勿单纯祛风,一味祛邪,否则,邪非但难去,且徒伤正气,使病深莫解。扶助正气,既要补阳气,又要养阴血,然人之气血,来源于“后天之本”脾胃,故扶正之中,当以调补脾胃为先。本方主用薯蓣专理脾胃,大补虚赢;以四君、豆卷、姜、曲益气调中;四物、麦冬、阿胶养血滋阴;柴、桂、防风祛风散邪;杏、桔、白蔹通宣肺气。可谓寓攻于补,寓散于收,不寒不热,不攻不泻,不湿不燥之平剂,临证于调理脾胃,气血两补,内外并治中,俱有佳效,且可以常服。

亳州鑫绿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pvmnc.com/wazz/105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