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前列腺报告
目前对慢性前列腺炎而言,临床上还没有理想的特异性诊断指标。通过对前列腺推拿液(ExpressedProstaticSecretion,EPS)进行分析,为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医治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虽然EPS传统检查项目遭到了质疑,但由于其相对无创、易于判断,仍在临床广泛运用。
1、EPS标本收集要求和方法
收集要求:①EPS收集前需禁欲3~7天,由于排精及情绪兴奋可使EPS白细胞计数增高,影响诊断,但如禁欲超过7天,前列腺也会有白细胞积聚,一样会造成炎症的假象。②在收集标本前嘱患者排尿,以避免在收集进程中混入尿液而影响检验结果。③用肛门指诊推拿法收集前列腺液,收集标本后立即送检,特别当标本过少时,以避免干涸,影响测定结果;如需培养,应使用无菌容器进行无菌操作后留取。④一次取材失败或检查结果阴性,而临床指征明确者,可隔3~5天再取材检查。⑤疑为前列腺结核、脓肿或肿瘤的患者忌讳前列腺推拿;前列腺急性感染时,原则上制止推拿前列腺,只有全身运用足够抗生素时,才可进行推拿。
收集方法:由医生采取肛门指检前列腺推拿法,用玻片接取EPS标本送检。
2、EPS化验报告标识
首先报告前列腺液的外观(色彩、浑浊度)、pH值及量的变化,然后报告显微镜检查(以直接涂片为主)结果,必要时再进行涂片染色检查或微生物检查报告。
HP表示高倍显微镜的每一个视野;白细胞是指形态整齐、折光强、数量较少、分散不成堆者,而脓球是指形态有些破烂、内部结构不清、数量较多,且成堆者;卵磷脂小体是指很多小的屈光卵磷脂颗粒或折光性小体,散布均匀、大小不等、圆形或卵圆形。一般计数标准的标识(数字与符号的关系)以下:白细胞0~9个/HP(即每一个高倍镜视野)为(-)或(±)、11~20个/HP为(+)、21~30个/HP为(++)、31~40个/HP为(+++)、40个以上/HP为(++++);红细胞:0~5个/HP为(±)或少量,6~10个/HP为(+),11~20个/HP为(++),21~50个/HP为(+++),50个以上/HP为(++++);卵磷脂小体无或散在为(-)、1/4视野为(+)、1/22视野为(++)、3/4视野为(+++)、满视野为(++++)。
3、EPS常规检查结果解读
1.正常结果
外观(EPS色彩性状的肉眼视察):淡乳白色淡薄液体;卵磷脂小体:近满视野(或几近满视野、或充满视野、或布满视野、或很多),均匀分布,或以+++~++++表示;上皮细胞:少见或偶见;红细胞:无或偶见,5个/HP;白细胞:10个/HP,无脓细胞;精子:少见或偶见;淀粉样颗粒:少许;PH值:6.3~6.5(略偏酸性);量:0.1~1.0ml。
2.异常结果
外观:前列腺轻度炎症时,前列腺液外观也可无明显改变;前列腺炎症较重时,可见不同程度的黄色混浊或含絮状物、或黄色粘稠,或脓性(脓球)或脓血性,后者提示前列腺严重感染或脓肿;可能为前列腺癌时,常显不同程度的血性(必须找癌细胞)。
红细胞(RBC):前列腺炎、精囊炎时,轻度增加;大量增多或呈血性液体时,多见于前列腺癌;推拿取样时手法太重也可增多(视察红细胞新鲜)。
白细胞(WBC):前列腺炎时,EPS中白细胞数量增多,并成堆散布。临床上认为报告白细胞数量大于10个/HP或成堆出现,便可诊断为前列腺炎,特别是EPS中发现含有脂肪的巨噬细胞,基本可确诊为前列腺炎;报告大堆、小堆、条索状(镜下WBC成大堆并有粘液构成),说明存在前列腺导管(腺管)梗塞现象;报告白细胞活跃表示吞噬旺盛,说明急性炎性反应,报告白细胞陈腐说明处于慢性期。既往也有根据白细胞多少辨别炎性状况:当白细胞为10~20个/HP为轻度前列腺炎,21~30个/HP为中度前列腺炎,30个/HP为重度前列腺炎,但是,随着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人,发现EPS中白细胞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应前列腺有没有感染并有助于前列腺炎的分类,但不能完全反应前列腺炎的严重程度。
卵磷脂小体(SPL):前列腺炎症时,卵磷脂小体常减少,并有成堆聚集等现象,表明炎症区域增多的巨噬细胞吞噬大量脂类(卵磷脂占65%),但必须在镜检时确认标本收集准确的情况下进行视察,排除标本收集不准确引发的情况,如在标本收集进程中混入尿液,或收集到的是粘液或精液,可使其数量产生改变。通常卵磷脂小体越多,白细胞检出率越低,卵磷脂小体越少,白细胞检出率越高。
PH值:其变化与局部炎症反应密切相干,炎症反应越重,pH值越高;当炎症消失后,pH值逐步恢复正常。①前列腺炎患者EPS的pH改变可能早于临床症状的出现,当出现临床症状时,EPS的pH值已升高,在随后的病程中不会再有明显变化;②慢性前列腺炎时pH值可增高至7.7~8.4,pH值7.8或8.0对慢性前列腺炎有辅助诊断意义,其碱性程度可比正常人增高10倍,大大影响前列腺内的抗生素浓度,影响医治效果。但也有部份慢性前列腺炎患者,EPS的pH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可能与前列腺内的尿液反流有关。③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Ⅲa)EPS的白细胞计数与EPS的pH值升高的关系呈正相干,即pH值越高,白细胞含量越高,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Ⅲb)白细胞数目少,pH值下降,此结果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和医治有指导意义。
上皮细胞:前列腺炎时可见数量增多。
颗粒细胞:中青年人出现,可能与感染性炎症有关,常伴随大量脓细胞出现;部份老年人出现,多与性生活减少有关。
淀粉样小体:过去认为其与疾病无关,多见于老年人。近年来有人研究发现,前列腺结石常以淀粉样小体为核心,如与胆固醇结合便可构成前列腺结石(结晶)。
前列腺结石(或结晶):有结石时,可见由磷酸钙组成的结晶。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者;有些毫无症状,可在X线、B超等检查时也被发现。
精子:若推拿前列腺时压迫到精囊腺,可检出精子;有大量死精子提示前列腺有慢性充血。
量:前列腺炎时排泄量增加。屡次推拿无前列腺液排出,提示前列腺分泌功能严重不足,一般常见于前列腺炎症性纤维化和某些性腺功能低下等疾患。
其他:前列腺炎时,直接涂片固定用革兰氏染色检验,可找到细菌,以葡萄球菌最为多见,链球菌次之,必要时可做前列腺液培养,以便进一步鉴定;如斟酌患前列腺结核时,可做抗酸染色,可见结核杆菌(但如已确诊为生殖系统结核,不宜做此检查);若检出滴虫,可诊断为滴虫性前列腺炎;若检出霉菌,可诊断为霉菌感染,但包皮的内板也可能有霉菌,要注意辨别;疑为前列腺癌患者的标本,将涂片固定,用瑞氏染色或HE染色检验癌细胞。另外,还可进行微量元素、氧化应激、内毒素、免疫球蛋白等的分析。
3.综合评价
(1)EPS常规检查是诊断前列腺炎的主要方法,WBC为炎症的标志,卵磷脂小体为前列腺上皮细胞所分泌,炎症时,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功能下降,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也致使卵磷脂小体减少。当镜检时白细胞10个/HP,且成堆存在,上皮细胞量增多,卵磷脂小体减少,且散布不均匀或有成堆现象,腺液外观无明显改变时,可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而EPS浓稠,外观呈不同程度的脓性或脓血性液体。镜检时可见大量成堆白细胞及上皮细胞和不同数量的红细胞,卵磷脂小体明显减少,提示前列腺严重感染或脓肿。红细胞增多或大量出现,常认为由精囊炎、前列腺化脓性炎症及前列腺癌等病变而至,固然若推拿用力太重也可引发出血而引发红细胞大量出现。
(2)EPSpH值与WBC、卵磷脂小体的关系:EPSpH值增高,WBC增多,卵磷脂小体的检出量减少;pH值减低,WBC减少,卵磷脂小体的检出量增高。对临床诊断有意义。
(3)患者屡次推拿菌无EPS排出,常常提示前列腺分泌功能严重不足,一般认为是前列腺炎症性纤维化和某些性腺功能低下等疾患。
(4)一般泌尿外科或男科医师认可的是EPS常规检查3次以上正常,才可视为康复。这是由于,前列腺由30~50个小房(腺泡)组成,借助15~30条导管(腺管)开口于尿道,推拿取液时,有时候感染小房病灶的EPS因导管梗塞未能把有炎症的部份挤出,EPS中的白细胞数量就很多,或成堆,或满视野,而有时也会挤出的EPS则可能来自于无感染的小房,EPS就是正常的。所以,临床上可遇到一些患者,首次检查EPS常规中的白细胞数有可能正常,但前列腺局部的压痛肿胀体征却很明显,经过医治后梗塞的导管畅通了,症状减轻了,复查时又可见到成堆的白细胞。
(5)EPS常规检查不能作为前列腺炎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由于:①前列腺中不同部位的炎症程度常常不同,前列腺推拿获得的标本常常以中央带腺泡分泌液为主,而前列腺炎好发于外周带,外周带腺泡中聚集的白细胞没法进人标本,所以某一次搜集的EPS难以准确反应全部前列腺的病变。②前列腺产生炎症时,腺腔内有炎性细胞和炎性渗出物存留,腺体上皮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分泌功能下降,卵磷脂小体分泌减少。但是,卵磷脂小体数量的减少仅仅反应了前列腺炎症的浸润程度,并不能反应腺上皮受破坏的程度。③前列腺炎致病缘由和病发机制复杂,患者症状不单纯是由前列腺局部的细菌感染和炎症而至,而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当患者存在精神心理因素、盆底神经肌肉痉挛等非致炎因素的作用下更表现这类特点。
来源:好大夫
再不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