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过后秋天就真的要来了这些养生小

  昨日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气温下降速度加快,若不及时添加衣被,容易感冒,尤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人群更应注意千万别“秋冻”;白露时节,农作物即将成熟,人们也应注意养生、运动,多喝水防秋燥,饮食也宜清淡。白露三候鸿雁来白露节气“鸿雁来”,按古人说法,鸿大雁小,是不同的两种。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玄鸟归后五日“玄鸟归”,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玄鸟空巢语,飞花入户香,燕昵呼唤燕好,燕舞莺啼,生机勃勃。如今北飞为归,红花半落燕归去,秋风萧瑟,要白露满山叶飞坠了。群鸟养羞再五日“群鸟养羞”,这个“羞”同“馐”,是美食。“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养生须做到“六防”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气象专家称,“白露”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一个节气,一般昼夜温差在10℃左右,所以养生一定要注重耐寒锻炼,预防感冒。因此要注重运动锻炼,做到“六防”:防秋寒,要注重运动锻炼,也要讲究耐寒锻炼。防感冒,要注意呼吸道疾病的防治。防肠胃病,到立秋之后,要慎食一些瓜类、水果之类的东西。防乱补。可以吃一点乌骨鸡汤、蜂蜜、芝麻、花生之类的东西。防肥胖,到秋天天气转凉了,胃口也好了,食欲大增,往往饮食过多。防伤害,秋令时节我们还是要坚持锻炼,运动时要防受凉感冒、运动损伤和运动过度。最佳时令饮食在白露季节,饮食养生是一个热点话题。那么白露吃什么食物最好呢?养生专家提示我们,白露最佳时令饮食是:红薯、小米。红薯——位列抗癌蔬菜排行榜榜首   中医学认为,红薯味甘性平,补脾益气。《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当代《中华本草》说其“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主治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   现代医学认为,红薯中的黏液物质,如黏液蛋白、黏液多糖等能保持人体心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还能保持呼吸道、消化道、关节腔的润滑;赖氨酸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助长发育;膳食纤维能刺激肠道,增强肠道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还能减少肠癌的发生。小米——优秀的健胃食品   中医学认为,小米味甘咸性凉,有补虚损、健脾胃之功。《本草纲目》中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小米芽(谷芽)和麦芽一样,是一味中药,有健胃消食的作用。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内热者及脾胃虚弱者更适合食用。   现代医学认为,小米是优秀的食品,营养价值很高,每克小米含蛋白质9.7克,脂肪1.7克,碳水化物76.1克。一般粮食中不含有胡萝卜素,而每克小米中胡萝卜素含量达0.12毫克,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小米富含维生素B1、B2等,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能。小米还含有一些酶成分。白露养生,养气润燥调理饮食,减苦增辛白露时节,秋燥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常会出现口咽干苦、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的现象。可多吃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此时饮食宜减苦增辛,以养心肝脾胃,也不宜进食太饱。秋吃早粥,调理脾胃白露节气,人容易出现脾胃虚弱、消化差的症状,抵抗力也有所下降。这个时节多吃点温热的、有补养作用的粥食,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对健康大有裨益。白露身勿露,露了冻泻肚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这时天气冷暖多变,早晚温差较大,应该及时添衣加被。睡卧不可贪凉,否则极易患上感冒。过分贪食寒凉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禁忌。搓耳泡脚,补养肾气从白露开始,凉意渐浓,有些人会出现手脚冰凉、怕冷、乏力等症状。晚上坚持用温水泡脚15到30分钟,水没过脚腕,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搓热耳朵能有效补养肾气。运动调养,动静结合秋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难得的锻炼身体的好季节。白露后,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较夏天适当加大,但选择运动项目也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以汗出但不疲倦为度,这样有助于机体内气血调畅。宁神定志,保持微笑白露时节,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易使人情绪波动。故秋季养生要调摄精神,保持神志安宁而平和。中医认为,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机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所以,萧索之秋,还要记得常常绽放笑脸哦!

襄城新闻

立志做最能打动你的政务新媒体!

有趣有用有态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vmnc.com/ways/135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