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批判系列之十七中药比西药的毒性小吗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专科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十七、中药比西药的毒性小吗?

国人认为,西药是人工制造的,所以毒性大;中药来自天然,毒性小得多。所以国人对于中药就和我们的一日三餐那样坚信不移。这是国人对中医的认识的最大误区之一。

那么,中药直接使用天然材料作为药品,毒在哪里?

第一,来自天然的,未必就一定安全。在年广东的老百姓吃“果子狸”吃出了萨斯病,举国遭殃。“果子狸”是不是天然的呢?什么绿豆解巴豆毒,羊血解勾吻毒,人屎“解诸毒”,狗屎“解一切毒”,全都是骗人的鬼话。

中医缺乏对草药的认识,始终认为一种草本就是一种治疗元素。实际上草本内部所含成分复杂,起疗效的部分并非草本全部,而仅仅是某些成分,称它为有效成份。绝大多数的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并不高,所以要大量服用才行。但天然药材并非只含有那一种有效成份,而是同时含有和治病无关的其它物质在里面。大量服用这些额外的物质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中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非给病人只开一味药,而是一个方子里有几味至几十味药。这么多的东西混杂在一起,里面的成百上千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就很可能生成新的有害物质!

古人说“是药三分毒”,很多中药的毒性岂止是“三分”?!如果把有毒中药从中药中剔除,那就无药可用了。《神农本草经》的上品药种,吃了可以成仙、不老、身轻水上飘,荒谬之极。列为上品第一的“丹沙”就具有剧毒。丹沙又名朱砂、辰砂、丹砂、赤丹、汞沙,是硫化汞(HgS)的天然矿石,并因常含雄黄、磷灰石、沥青质等杂质又往往含有砷、铅、锑等有毒成分。不要说久服,一次服用也可能中毒,主要毒性有肝肾损害、神经系统中毒、溶血、过敏反应等。上品,有不良反应的绝不仅丹砂,而是几乎全部!即便如人参、甘草等“良药”,现代医学也发现了其不少不良反应。下品种,是“佐”“使”类药,有毒,不可久服。由于古人不是基于严格的临床观察,而是基于传闻,对大多数药物的不良反应只是简单地说“有毒”,究竟有什么毒,在什么剂量下有毒,怎样避免毒,全是一笔糊涂账。比如巴豆,现代研究确知可引起严重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上腹部剧痛、剧烈腹泻,严重者大便带血、头痛、头晕、脱水、呼吸困难、痉挛、昏迷、肾损伤,严重者可因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而在《神农本草经》中,巴豆的副作用除了笼统的“有毒”二字外,就是“鱼食巴菽(即巴豆)而死,人食之而肥。”说一个可以致死的烈性泻药有“增肥”的不良反应,胡说八道之至!又如附子,现代医学也研究清楚其所含乌头碱有剧毒,口服0.2mg可引致中毒,3~4mg即致死;而本经中也只有“有毒”二字,轻描淡写之至!

更有甚者,中药的毒很容易在人体中形成残留和累积。正因为这样,中药除了可引起急性中毒外,还常发生慢性中毒和遗传性中毒。这是中医掩盖不了的丑事。

中药的毒性有三个来源。第一个来源就是药材本身。象马兜铃酸、硫化汞、硫化砷、柴胡皂苷、水蛭素、小檗碱、槟榔碱、薯蓣皂苷、秋水仙碱、硝基化合物、番木鳖碱、斑蝥素、蚤体苷、毒蕈素胆碱等毒素存在于许多中药里。这是中医药本身没法解决的问题,只有废了中医才能解决。中药毒性的第二个来源是环境污染。中国如今恐怕已经找不到任何一块没有污染的土地了。中国的污染也许会缓解,但是却不可能彻底杜绝。中药毒性的第三个来源是加工制作中的工艺问题造成的,比如说水源污染、硫磺熏蒸等。年9月初新快报多日披露广州中草药材批发市场及零售药店的药材二氧化硫含量超高。之后,新快报记医院抓了中药,经送检发现,由“医院”医院开出、广州健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太子参,二氧化硫含量竟达毫克/千克;医院开出,广州致信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的牡丹皮和当归二氧化硫含量均超过毫克/千克。据报导,在送检的药材样品中,由中山三院出售的太子参含二氧化硫高达毫克/千克。

中国市场上质量差的中草药严重威胁着广大患者的生命,其中臭名昭著的一个例子就是胡万林事件。胡万林多年的“治疗”造成至少位患者死亡。他所采用的草药制剂治疗法,被检测处含有有毒的硫酸钠。他还利用了传统的气功,据称患者接受了从他的身体发出气也能产生疗效。年1月18日胡万林被捕,并于年10月1日被判刑刑15年。然而,极为讽刺的是,年,胡万林减刑两年出狱后,仍以“神医”面目出现,创出“独家良方”——“五味汤”,年8月31日再致1名23岁的河南青年大学生死亡。

第二,中药毒副作用都是被以现代医学的方法发现的,中医自身根本不具备发现尤其是慢性毒副作用的能力。现代药物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毒理研究、临床实验和不良反应监测;而中药对自身的毒副作用除了“是药三分毒”的模糊认识外基本是一无所知的,医院原院长、著名中医专家吴维城教授认为,类似肝炎这样的疾病,都是因为感染了病毒才导致发病的,而草本植物本身是不可能带有肝炎病毒的,比如何首乌,是一种具有补肾功能的中药,在我国中医用药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来就没有发现引起肝炎的病例。英国药物安全机构指控何首乌能致肝炎,并非没有病例证据,在其公告中列举了7个病例。这7名患者为了防止脱发而服用何首乌制剂,引发肝炎和黄疸等不良反应,在停服后全都康复。实际上,自年以来国外医学文献中至少有4篇何首乌导致肝炎的报道。传统上认为“无毒”的中药品种,现代临床却发现其具有肝毒性,如黄药子、天花粉、番泻叶、何首乌等。

第三,许多中药只以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尚不明确”敷衍患者。如果不具体说明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就只是推卸责任的借口。同样,如果不提供确凿的证据,“炮制、复方配制或辨证施治可消除单味草药的毒性”的说法就只是草菅人命的大话。现代药物发现的任何不良反应都一一标明警示以利于临床控制;中药即使被现代医学发现毒副作用,中医也不愿意接受,基本采取狡辩、抵赖、装糊涂的方式,说明书上不标示一如既往。

血余粉、锅底灰、香灰之所以能止血靠的是其中的活性炭成分,活性炭因为有特别大的比表面积而有超强的吸附能力,能用最少的空间提供最多的凝血场合,对付一般的外伤出血绰绰有余了,当然对大动脉出血肯定无能为力。中医本来就有用血余粉(头发烧成的碳)、锅底灰、香灰止血的,其实如果不能在无菌操作的前提下包扎,用这些东西止血已经足够了,不再需要什么金疮散、云南白药之类。云南白药含有草乌,多次吃死人。草乌含有毒性成分“乌头碱、中乌头碱、阿替新碱”,轻者中毒性休克,重者死亡。乌头碱的中毒剂量为0.2mg,致死量仅是0.4mg。但云南白药均没有在其说明书中警示。云南白药无药物成分说明,医生就无法判断这个药物的不良反应,在药物中毒的时候也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抢救。

年上海第二药厂研制生产复方丹参片,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主治“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收入药典。年天士力药厂仿制成复方丹参滴丸,年广泛宣传“复方丹参滴丸是美国FDA批准,进入美国第一个中药”,全国人民和医务人员信以为真,争相抢购,使它成为最畅销中药,获利几十亿元。事实上,直至今日仍未得到美国FDA批准,不能以处方药合法身份进入美国,不准药店出卖,医院使用。原因是复方丹参滴丸的疗效不理想,导致胃溃疡。这是我国医药史上规模最大,欺骗性最强,赚钱最多,最成功的一次欺骗活动,堪称“天下第一骗”。

血脂康的宣传资料声称它是“纯中药制剂”,是“目前我国已被证实的高效国产调脂药”,是“从传统中药红曲中精炼而成的生物制剂”,其说明书写其功能为“健脾消食,除湿化痰,活血化瘀”,俨然中医口吻。然而,红曲虽是“传统中药”(有什么食物不被中医当药用?),但中医从来不曾用它来调血脂,当然,中医也不知道血脂是什么,怎么去调?

曲霉含有能调血脂的成分是日本三共制药公司的科学家在生物化学理论的指导下,于年发现的。年美国默克公司的科学家与三共公司合作,从中提取出了洛伐他汀。经过临床试验后,于年被FDA批准上市。该药调血脂的效果极好,引发了很多仿制药、改造药,有的是从曲霉提取的,有的是合成的,包括辉瑞公司生产的号称药物史上销售额最大的药物力普妥,都属于这类所谓他汀类调血脂药。整个过程与中医中药无关。

中国的公司没有本事去发明、改造已有的药物,但是骗患者的本事倒是比国外的公司大得多。因为红曲里头含有他汀,原料便宜,提取简单,所以在中国就冒出了许多以红曲为成分的用以调血脂的保健品、中药。“天曲”和“血脂康”就是如此。既然已经有了疗效很好的提纯或合成的化学药,还有必要再用其原料搞什么中成药吗?是因为“天然药物”比化学药疗效更好吗?不是,即使是“血脂康”的宣传资料也承认它的疗效与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中国医学科医院寇文镕《血脂康临床应用研究概述》)。是“天然药物”比化学药更便宜吗?也不是。第一种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非常便宜。一盒(10mg*12)洛伐他汀的售价为11.3元,用量为一天10~20mg,即一天的花费为一、两元钱。而一盒(0.3g*12粒)血脂康胶囊的售价为14.9元,用量为一天2~4粒,即一天的花费为2.5~5元钱,比直接服用洛伐他汀还贵了1倍。洛伐他汀是纯化物,血脂康只是粗提物,粗提物居然卖得比纯化物还贵,什么世道?两相比较,主要成分相同,疗效没有更好,售价反而更贵,而且由于只是粗提物,质量很难控制,推出这样的“纯中药制剂”,除了利用国人对“天然药物”的迷信牟取暴利外,还有别的意义吗?国家药监局连这样的“新药”都批准,我们完全可以如法炮制弄出一大堆由西药反推回去的疗效显著的“纯中药制剂”向国家药监局要批号,例如用橘子(含维生素C)生产纯中药制剂“坏血康”,用柳树皮(含阿司匹林成分)生产纯中药制剂“头痛康”、用猪血(含铁)生产纯中药制剂“贫血康”……

第四、中药没有纠错机制。现代医学有纠错机制,一旦发现不能接受的毒副作用即行撤回;中药没有这样的自觉性,维护“面子”显得比病人的健康更重要。中国卫生部对人民生命安全是极端不负责的。对于国际医学界揭露出来的有害中药,当局不但不虚心接受,而是首先对内封锁消息,对外打压揭发者,甚至进行完全不顾事实的无耻狡辩。

医院吴松寒医生在《江苏中医》上发表论文《木通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二例报告》,首次报告了两例因服用大剂量木通(含马兜铃酸)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后陆续有个例报告。年比利时学者报道多名患者在服用含广防己的中草药减肥治疗后,出现进行性肾损害,名女患者中有70个病人需要肾移植或透析治疗。医院-年间共收治了近70例服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制剂引起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医院医院通过实验证实了龙胆泻肝丸可导致严重肾脏损害,并强烈呼吁停止龙胆泻肝丸的生产和销售。但国内药监部门、医疗机构、药厂对此都置若罔闻,坚持中药有自己的用药标准,强调只要符合《药典》就没问题。年WHO发出马兜铃酸草药致肾病警告;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才在内部通知“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才提及马兜铃酸,但并未禁止也未向社会大众发出警告,任由不知情的民众继续服用上述药品。年2月,新华社系列报道了大量服用龙胆泻肝丸导致肾脏损害的病例,直到此时,药监局才发出正式通知。而此时距比利时事件已经了十年,这十年间有多少患者遭受了厄运不得而知。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药监部门不得不取消了关木通、青木香、广防己的用药标准,以所谓“正品木通”来掩盖真相。年多位龙胆泻肝丸受害者集体起诉了同仁堂。同仁堂辩称:“龙胆泻肝丸是老方子,我们按《药典》生产,应该起诉药典委员会”。“单味中草药的毒性不等于复方中成药的毒性,这是中医药的基本常识”、“即使马兜铃酸已经被证明可以造成肾损伤,你也不能证明你的肾病就是龙胆泻肝丸造成的。”法院裁定,患者不能证实所患肾病“系服用龙胆泻肝丸所致”,结果当然是患者败诉。

中药上市前,既没有有效性实验,也没有安全性实验。龙胆泻肝丸事件曝光后,中医不但没有反省,甚至倒行逆施,在《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中声称,“古代经典名方,只要满足相关条件,就能直接申报生产,而不需提供临床试验数据。”“对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对用于治疗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中药可以实行特殊审批。”什么是“经典名方”?经过了什么样的检验?什么是“相关条件”?什么是“特殊审批”?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与伦比的中药豁免权是医学的耻辱,也是中国人的悲哀!

有人会问:既然西药也有毒副作用,为什么说西药比中药安全?这是因为西药对药品的毒副作用的把关比中药严格。

首先,有些西药也来自大自然,但却对原始药材中的有效成份进行了提炼,把无效成份排除在外,比如说治疗疟疾的奎宁就是这样制造出来的。这样避免了无效成份的副作用。

医院因为儿童上感开出“儿童回春颗粒”等一堆中成药。“儿童回春颗粒”含二十味中药,而它的说明书居然写着“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当这二十味中最著名的一味“人中白”被披露后,现代中医粉丝们以西药尿激酶也来源于尿作为辩解。虽然都来源于尿,二者技术含量和恶心指数实有霄壤之别。先看技术含量。人中白雅号溺白,俗称尿垢。《本草纲目》认为,“以风日久干者为良,入药并以瓦煅过用。”如今的国家药典的标准要简单得多,“本品为人尿自然沉积的固体物。采得后入水中浸泡,除去杂质,晒干”即可。“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片状,大小不一,厚3~5mm。外表面灰白色,光滑或有瘤状突起,有时一面平滑,另一面松泡而凹凸不平。质硬而脆,易碎断,断面呈层纹。有尿臊气。”

西药尿激酶诚然来源于尿,是尿的化学组成之一。尿虽然是“污物”,现代化学完全可以从尿中提取不亚于蒸馏水的水来,可以让人毫不恶心的喝下去。也可以提取仅含氯化钠的生理盐水来,可以作为注射剂输进血管里而不会发生任何不良反应。至于尿激酶,那是尿液中含有的微乎其微的一种酶蛋白,用化学分离提纯的方法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不含尿液其他杂质成分的纯净化合物。这种酶蛋白也可以用复杂的生物工程的方式获得,但远不如尿液来的方便经济。这种酶蛋白如果混在童子尿中喝下去,那是不起丝毫作用,因为在胃肠道里,酶蛋白会毫不例外的被分解为氨基酸和寡肽片段。但直接注射进血管中,却可以作用于人体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发挥溶栓作用,治病救人,功莫大焉。

其次,西药在被批准使用前对于其毒副作用必须进行详细的动物试验和人体临床试验,严格确定使用剂量。这使毒副作用降低到安全的范围。譬如:西医为了缓解病人痛苦,从鸦片中提取单体吗啡用于止痛,但在使用上有严格剂量规定。因为西医既了解吗啡的药用价值,也了解吗啡的毒性。这与中医滥用“佛粥”(鸦片的中药名)止痛和止泻是完全不同的。中医用毒药和西医用毒药之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概括地说,西医当中的毒药是可控制的,是可预知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兴起之后,人们又进一步地发现,可以通过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实验去判断药物的安全性。中医使用毒药全都是不可控制的,不可代谢的,结果不明的,甚至,哪些中药有毒,哪些中药没毒,中医界至今也是茫无所知的。可见,西医以人为本,强调无害性原则。同时,西医通过长期跟踪病人的办法来确立药物的长期和慢性副作用。对于所有的短期和长期副作用在药品说明书上进行详细说明,帮助病人充分了解可能的副作用以及处理办法,医生和病人可以权衡利弊做出选择。对比中西药说明书,可知谁是真正对患者负责。

现代药物的开发是大军团作战,需要众多专家的通力合作。需要经过以下阶段:1.基础研究。新药开发的第一步,是从研究人体的生理功能开始的。某种疾病的发生,是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异常过程。如果能够在细胞、分子水平上破解这个过程,就能够给新药设计提供思路:如果针对这一出现异常的步骤——靶点,添加某种具有特殊结构或性质的化合物,就会纠正病变,达到治病的目的。有时候,研究人员能很快地发现这种特殊的化合物,这是很幸运的。更多的时候,研究人员需要筛选成千上万种化合物,才能发现有效的少数几种。现在,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靶点,设计出针对它的化学结构,告诉化学家应该合成有什么样的结构和性质的化合物,从而缩小筛选的范围。2.离体试验。对药物化合物的测试一开始都是在试管和离体培养的细胞中进行的。在离体实验中,药物直截了当地作用在靶点上,容易产生明显的效果。3.动物实验。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小鼠、大鼠、兔子、猫、狗、猴子等。在做动物试验时,需要用到两种或更多种的动物,因为不同种类的动物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会不同;从而了解药的毒副作用,安全剂量和代谢过程。4.人体试验。一种药物一旦通过了离体试验和动物试验,就可以向药监部门申请做临床试验。临床试验一般分成三个不同阶段,分别称为I、II、III期临床试验。临床试验I期临床试验为短期小规模。试验对象通常为20-人,健康志愿者或患者都可以。其主要目的是观察新药是否会出现急性毒副作用,检验合适的安全给药剂量,并初步研究人体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时间持续数月。如果没有严重的问题,例如不可接受的毒副作用,就可进入II临床试验。大约70%药物能成功地通过这一阶段的试验。II期临床试验为中期中等规模。试验对象是病人,通常为~人。主要目的是观察新药是否有疗效,也对短期的安全性做进一步观察。时间持续几个月到两年。大约有33%的新药能通过这一阶段的试验,进入III期临床试验。III期临床试验为长期大规模。试验对象是病人,通常为~0人。目的是确认新药疗效和安全性,确定给药剂量。时间持续一到四年。约25%~30%的新药可通过这一阶段的试验。在完成III期临床试验之后,制药公司就可向药监部门提出上市申请,由药监部门组织专家鉴定。在美国,最后经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的新药,只占最初申请进入临床试验的新药总数20%。有时候,在临床试验过程中,一种药物被发现能够有效地治疗恶性疾病,会提前中止临床试验而直接用于治疗病人。例如,第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新药AZT还在做II期临床试验时,发现它能显著增加病人的存活率,FDA立即提前中止了该临床试验,并在批准其上市之前允许它被用于治疗多名艾滋病患者。新药被批准上市之后,通常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药物在大范围长时间临床应用时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其他已有药物进行比较,称为IV期临床。由于在做临床试验时,儿童、孕妇和老人常被排除在外;因此在新药上市后,特别需要观察药物对这些群体和某些特定的病人群体的安全性、疗效和剂量范围,以获得更全面的资料。如果发现长期使用后会产生未曾料到的严重副作用,该药物有可能被立即从市场上召回。开发新药是一个非常费时间也非常昂贵的过程,并非小公司所能承担得起。在美国,一种新药从开始研发到获得批准,平均需要8.5年,花费数亿美元。每种候选药物,只有5种能够进入临床试验,而只有1种最终能够被获准上市。进入5.新药上市。

第三,西药有完善的监控体系,发现新的副作用可尽快纠正。一旦出现严重的反应,按规定要商家要立即召回其产品,一些副作用较大的药物都被淘汰了。所有西医药品,在被批准之前,都是经过有效性和安全性实验的。其危害性不但是最小的,而且是可控的。不然,这药品就不许上市。发达国家决不允许毒性高的药品进入市场,副作用得到有效控制。

“反应停”是在年由一家德国公司作为抗生素合成的,但发现它并无抗生素活性,却有镇静作用,于是在年作为镇静催眠剂上市。厂商吹嘘它没有任何副作用、不会上瘾,胜过了市场上所有安眠药。而且,它对孕妇也十分安全,可用于治疗晨吐、恶心等妊娠反应,是“孕妇的理想选择”(当时的广告语)。它很快风靡欧洲各国和加拿大,据说光是联邦德国一个月就卖出了一吨。但在进入美国时,却遇到了麻烦。美国一家小制药公司梅里尔公司获得“反应停”的经销权,于年向FDA提出上市销售的申请。当时刚到FDA任职的弗兰西斯?凯尔西负责审批该项申请。她注意到,该药对人有非常好的催眠作用,但是在动物试验中,催眠效果却不明显,这是否意味着人和动物对这种药物有不同的药理反应呢?而有关该药的安全性评估几乎都来自于动物试验,是不是靠不住?凯尔西并注意到,有医学报告说该药有引发神经炎的副作用,有些服用该药的患者会感到手指刺痛。她因此拒绝批准。这引起了梅里尔公司的不满,对她横加指责和施加压力。正当双方在扯皮时,澳大利亚产科医生威廉?麦克布里德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报告“反应停”能导致婴儿畸形。在麦克布里德接生的产妇中,有许多人产下的婴儿患有一种以前很罕见的畸形症状——海豹肢症,四肢发育不全,短得就像海豹的鳍足。而这些产妇都曾经服用过“反应停”。这时候在欧洲和加拿大已经发现了多名海豹肢症婴儿,麦克布里德第一个把他们和“反应停”联系起来。年11月起,“反应停”在世界各国陆续被强制撤回,梅里尔公司也撤回了申请。经过长时间的法律较量,研发“反应停”的德国公司同意赔偿受害者的损失。梅里尔公司在申请前的确研究过“反应停”对怀孕大鼠和孕妇的影响,但是人们后来才知道,大鼠和人不一样,体内缺少一种把“反应停”转化成有害异构体的酶,不会引起畸胎。“反应停”的副作用则发生于怀孕初期(怀孕前三个月),即婴儿四肢形成的时期,而梅里尔公司所试验的孕妇都是怀孕后期的。麦克布里德成了澳大利亚的英雄,顶住制药公司的压力的凯尔西则成了美国的英雄。FDA声望大振。美国国会在年通过法案强化药物管理,授予FDA更多的权力,要求新药在获准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试验,提供药物副作用和中长期毒性的数据,必须对至少两种怀孕动物进行致畸性试验。就在“反应停”声名狼藉之际,一名以色列医生偶然发现“反应停”对麻风结节性红斑有很好的疗效。经过34年的慎重研究之后,年,FDA批准“反应停”作为治疗麻风结节性红斑的药物在美国上市,美国成为第一个将“反应停”重新上市的国家。“反应停”还被发现有可能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现在“反应停”已卷土重来,90%被用于治疗癌症病人,在美国的销售额每年约两亿美元。活性更强且没有致畸性的“反应停”衍生物也已被批准上市。“反应停”致畸事件是药物审批制度不完善的产物,由于厂商急功近利,使全世界诞生了大约1.2万名畸形儿。但是这一悲剧也增强了人们对药物毒副作用的警觉,完善了审批制度,类似的悲剧没有再重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vmnc.com/wazz/1365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