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祖国医学称之癃闭,其排尿困难为癃,癃者,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其急性尿潴留为闭,闭者,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癃闭”首见于《灵枢·本输》:“三焦者,……实则癃闭,虚则遗溺。”后世医家对其虽有辨治探讨,然因解剖学限制,对前列腺增生所致未见论述,唯张景岳有“或以败精,或以搞血,阻塞水道而不通”之论,说明男子精室病变亦可导致小便不通。
根据西医学认识,BPH发病年龄在50岁左右,发生原因与睾丸激素密切相关,以及中医对男于生理认识,《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男子“七八”之年,肾气虚衰,肾之阴阳不足,气化不利,血行不畅,易致前列腺阴血凝聚而增生肥大。治疗应以调补阴阳,活血化瘀为原则。
中医无此病名,但根据其整个疾病的演变过程来看,初期相当于中医的“夜尿增多”;中、晚期相当于中医的“癃”;中、晚期发生尿潴留时,相当于中医的“尿闭”。关于夜尿增多,在《诸病源候论》及《罗氏会约医镜》等书中有记载。
癃闭病首见于《五十二病方》,《内经》有了进一步认识,如《素问?宣明五气》说:“膀胱不利为癃”;《素问?奇病论》说:“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素问.标本病传论》说:“膀胱病,小便闭”;《灵枢.经脉》说:“足少阴……实则闭癃”。
《汉书》上也有“年老癃闭勿遗”之说,可能专指此病。公元二世纪初,孙思邈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导尿术来治疗癃闭病,即用葱管插入尿道后向内吹气以排尿。该病中后期若因寒冷等刺激则可出现尿闭。若摄生得当,只癃不闭,前者仅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后者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
因二者都是指排尿困难,仅程度上有轻重之异,故古籍及临床上一般又多合称为“癃闭”,如《医学纲目》说:“癃、闭,合而言之一病也,分而言之,有暴久之殊,盖闭者暴病,为溺闭,点滴不出,俗名小便不通是也。癃者久病,为溺癃,淋沥点滴而出,一日数十次或百次”。
此后,历代医家对此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有较多的阐发。用中医药明确治疗前列腺肥大的文献始于年,《虚证论》列有专章讨论。近10多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前列腺肥大的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子进入“七八”之年,肾气虚衰,肾之阴阳不足所致。其证候的出现,除与增生的前列腺压迫因素有关外,与肾之阴阳偏衰(体质因素)、病理产物的形成亦有密切关系。
一、年老体虚年老阳气衰弱,运血无力,寒湿凝滞,气血瘀阻不畅,则腺体肿硬。肾阳不足,气化不及州都,则排尿无力或癃闭,《医学衷中参西录》说:“阳分虚损,气弱不能宣通,致小便不利”。年老体弱,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常,不能通调水道,小便因而不利,《灵枢.口问》说:“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
二、恣情纵欲房事不节,经常手淫,色劳伤肾,阴精亏损,以致濡养不足而小便不利,《医学衷中参西录》说:“阴分亏损,血亏不能濡养,致小便不利”。
三、食饮不节嗜食辛辣炙傅、醇酒厚味,以致脾胃损伤.内生湿热,下注膀胱,瘀阻不化,影响下焦气化功能,引起小便不利或成闭癃。
四、感受外邪外感热邪,壅于肺脏,肺气不宣,气逆不降,肺失治节,水液输布失常,不能通调水道,则小便不利或闭而不通。或外感湿热,蕴结肾与膀胱,湿热互结,气化失常则闭癃,《诸病源候论》说:“小便不通,由膀胱与肾俱有热故也。”外感寒湿,下移会阴,气血运行不畅,瘀阻腺体,也可引起小便不利或闭癃。
五、肝郁气滞七情不和,引起肝气郁结,疏泄失常,从而影响三焦的水液运行及气化功能,以致水道不能通调而小便不利或闭癃。
六、精血瘀阻房劳过度,经常手淫,忍精不泄,以致败精瘀浊滞阻不畅,或滋补太甚,致精血瘀阻不畅,终因败精瘀血停留不散,阻于尿道膀胱之间,凝结为块,阻塞尿道,小便难出或不出,正如张景岳谓之“或以败精,或以积血,阻塞水道而不通也”。
总之,引起本病的原因多而复杂,但因小便的通畅有赖于三焦气化的正常,而三焦气化的正常又主要依靠肺脾肾三脏来维持,故本病主要与此三脏关系密切。在正常情况下,水液通过胃的受纳,脾的输布,肺的肃降,而下达于肾,再通过肾的气化功能,清者上而浊者降入膀胱排除体外。
肺为水之上源,肺失宣通,不能通调水道以下输膀胱,则致上窍闭而下窍塞,脾失转输,气化无力,则水湿失运;肾与膀胱气化功能失司,则关门开阖不利。要之,肺失宣通、脾不升降、肾不气化,则膀胱通利小便功能失常而致小便不利或闭癃。另外,三焦气化功能还有赖于肝之疏泄,故肝失疏泄,则三焦气化及水液运行受到影响,也致癃闭。但不论何因致病,何脏失常,最终病理机转乃是精血瘀阻于尿道与膀胱之间的腺体,渐肿渐硬,压迫尿道,气化不畅所致。
解剖生理学认为,前列腺增生的病因虽未阐明,但已由过去的体型、种族、社会因素,代谢营养因素,新生物学说,动脉硬化学说,炎症学说,内分泌学说等,转移到内分泌学说上来。目前主要有雄激素致病学说、雌激素致病学说、BPH生长因子学说。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功能性睾丸存在为必要条件,青春期行睾丸切除者不发生前列腺增生。
吴阶平等报告曾检查26例清宫太监,青少年时切除睾丸,60岁以后无一例发生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均已高度萎缩。BPH患者去势后,有的有效,有的无效。年Whire报告例BPH者双睾切除后,87%前列腺迅速缩小。
1年以后Calot报告长时间随访61例患者,83.6%有很大改善,而9.8%无效。实验研究亦证实,去势家犬给予双氢睾酮或雌激素,均可诱发前列腺增生。Moore等发现犬去势并经雌二醇诱发BPH后,其雄激素(主要是双氢辜酮)受体(AR)较正常增加2倍。可见,前列腺增生的发生与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
前列腺增生是基质和上皮的增生。早期形成的增生结节,总是围绕尿道生长,其发展的上界为膀胱颈,下界为精阜。增生若以腺上皮成分为主,腺体的腺泡增大,上皮呈乳头状突起,伸向腺泡。增生的前列腺大小和质地,取决于腺体增生或纤维肌肉增生的比例,如以纤维肌肉增生为主,则较小而较硬;以腺体组织增生为主,则大而柔软。
根据前列腺的定量图像分析,基质和上皮的比值,正常前列腺为2∶1,前列腺增生为5∶1。以及很多实验研究亦表明,基质和上皮都有5.α-原酶、AR和ER,且主要在基质,基质细胞活动在BPH内分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BPH主要表现为基质增生为主,基质增生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病理特征。前列腺增生常发生在双侧叶及中叶,很少发生在前叶。梗阻发生后,膀胱最先受累。
为克服尿道阻力,膀胱逼尿肌代偿性肥厚(肌肉壁比正常增厚2cm)和兴奋性增加,出现逼尿肌收缩力增强和不稳定膀胱。逼尿肌肥厚,使输尿管膀胱段延长、僵硬,造成输尿管排空的机械性梗阻。膀胱排尿压力升高,输尿管间脊向两侧延伸,输尿管口向后移位,三角区后最先出现小梁和憩室形成。
1.热淋:以尿频、尿急、尿痛、尿血为主症,可有小腹胀痛,直肠指检精室不肿大,小便常规化验有白细胞或红细胞。
2.癃闭:突然发作,小便量少,小便点滴而出或点滴不出,小腹胀满,多见于阴部手术后,直肠指检精室不肥大。
3.精浊:尿后或大便时有白色浊液自尿道流出,前列腺液镜检及尿常规一般有大量白细胞及脓细胞,前列腺液卵磷脂小体显著减少或消失,但无小便闭涩不通。
4.前列腺癌:病程短,发展快,进行性排尿困难,直肠指检精室肥大不对称,可扪及不规则结节,质坚硬,表面不光滑,界限不清,B超检查有助于鉴别。
本病有急有缓。治疗本着“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的原则,“癃证”以调和阴阳,软坚散结为主,防止前列腺增生进一步发展;“闭证”以缓解挛急为主,保证尿液的排出,防止肾功能损害的产生,“关格”症状的出现。
中医辩证要抓住以下几点: (一)抓住发病特点BPH的出现是增生的前列腺机械压迫和前列腺基质内平滑肌收缩的张力压迫致膀胱出口梗阻而引起。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辨证无论何型,都需注意软坚散结和缓解挛急,以保证小便排出通畅。其中急性尿潴留(“闭证”)以缓解挛急为主,排尿困难(“癃证”)以软坚散结为主。
(二)明辨寒热虚实“七八”之年,肾气虚。但由于体质不同,可表现为肾阴偏虚、肾阳偏虚。肾气虚,不能化气行水,运行气血,导致水湿内停,酿气湿热,或气血不运,气滞血瘀。
故临床辨证需根据体质及病理变化之不同,明辨寒热虚实,BPH合并感染者,多为实热之湿热内蕴、前列腺质地较硬,但增生不太明显者,为虚实挟杂之气滞血瘀;平素怕冷,前列腺大而软者,为虚寒之肾阳虚;体质偏瘦,前列腺增生明显,小便排出困难出现较迟者,为气阴两虚之虚热证;体质丰盛,素体气虚,前列腺增生不大即排尿困难者,为脾肾气虚之虚证。
(三)详察疾病转归BPH的主要危害是下尿路梗阻。其缓者为尿频,排尿困难如排尿费力、尿有余沥、排不尽感;其急者为急性尿潴留。治疗的目的是保证小便排出通畅。小便排出较治疗前通畅,尿量增加,为下尿路梗阻缓解,病情好转;小便排出较难,尿量减少,小腹胀满,为下尿路梗阻加重,甚则小便点滴不出,出现尿潴留,病情转为严重;若失治、误治,损害肾功能,出现饮食减退、头晕目糊、恶心呕吐、嗜睡,以至昏迷等“关格”现象,需及时抢救,否则可导致死亡。
[湿热蕴结]
平素夜尿症状明显,突然出现小便频数黄赤,昼夜均甚,尿急,尿线细,溺时隐痛或刺痛,尿道有灼热感,余沥不尽。伴低热,口渴欲饮,血尿,大便秘结,甚至小便不通,小腹胀满,欲解不利,呈点滴状。小便常规可见红细胞、白细胞或细菌。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前列腺增生致尿道阻力增加,通尿肌代偿而出现尿频。
由于白日注意力分散,尿阈值增加,故夜尿较白日明显。若水湿蕴而化热,或饮食不节,湿热下注,或尿道逆行感染,湿热内蕴,致前列腺充血水肿,压迫尿道,则前列腺增生症加重,无论昼夜均尿频、尿急、尿线细、余沥不尽,甚至小便不通,小腹胀满,欲解不利,呈点滴状。
小便黄赤,溺时隐痛或刺痛,尿道有灼热感,或见血尿/氏热、口渴欲饮、大便秘结,皆湿热蕴结,耗伤津液,灼伤血络所致。小便常规见白细胞、红细胞或细菌,为泌尿系统感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为湿热蕴结之舌脉。
[治法]清利湿热消瘀散结 [方药]龙胆泻肝汤或猪苓汤加减。湿热盛者,用龙胆泻肝汤清热利湿;若湿热伤阴者,用猪苓汤加减,阿胶滋养阴血、调补阴阳,猪苓、茯苓、滑石、泽泻清热利湿、通小便,加莪术、丹皮、赤芍以消瘀散结、缓解挛急。大使秘结者,加大黄通腑泻热而取通大便、利小便之功;血尿者,加蒲黄止血活血;小便不通者,加白芍、甘草、石菖蒲、薏苡仁缓急以通利小便。
[脾肾气虚]
尿频,排尿起始延长,时欲小便而量不多,排尿无力,尿程短,溺后余沥不尽。伴面色萎黄,神疲无力,全身倦怠,动则气短,纳差,甚则小便不通,或点滴而出不成线,小腹膨胀。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多见素体气虚之肥胖者。
年属“七八”,肾气虚不能温煦脾上,致脾肾气虚,膀胱气化无权,而见尿频,时欲小便而量不多,排尿时间长,尿程短,尿线细,溺后余沥不尽。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全身倦怠,动则气短,纳差为脾虚之象,严重者,气虚乏力,推动无能,见小便不通,或点滴而出不成线,小腹膨胀。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为气虚之象。
[治法]益气升提 化气行水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陈皮理气以助气行,桂枝、茯苓化气行水,升麻、桔梗升清降浊,当归补血活血以缓挛急。加薏苡仁、冬瓜仁散结利水、缓挛急。前列腺增大明显者,加莪术、水蛭破瘀散结,或与桂枝茯苓丸合用。
[气滞血瘀]
小便排出不畅,尿如细线或有分叉,每次尿需分几段排出,非常吃力,尿道涩痛,排不尽感,甚或小便阻塞不通,会阴憋胀,小腹胀满隐痛。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涩。肾气虚,不能运行气血,阴血凝聚前列腺而增生肥大,压迫尿道,致小便排出不畅。
尿道受压变窄,则尿如细线,或有分叉。尿道受压,排尿阻力增加,小便需用力排出,故每次尿需分几段排出,非常吃力,尿有余沥,排不尽感,或有尿道涩痛。若尿道受压阻塞,则小便不通,会阴憋胀,小腹胀满隐痛。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涩为气滞血瘀之舌脉。
[治法]活血祛瘀 散结利水 [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减 桂枝、茯苓化气行水,赤芍、丹皮、桃仁活血祛瘀。加莪术、水蛭破瘀散结,海藻、昆布软坚散结,薏苡仁、冬瓜仁散结利水,白芍、甘草缓解挛急。
[气阴两虚]
尿线细缓无力,尿程短,滴沥不畅,时欲小便而量不多,时发时止,遇劳即发,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伴精神倦怠,潮热盗汗,时有头昏耳鸣,全身乏力。舌质淡,苔薄白或薄黄,脉细稍数。阴虚之人,进入“七八”之年,虽肾阴肾阳皆不足,然阴虚却相对明显而见阴虚内热症状,潮热盗汗,口干咽燥,时有头昏耳鸣,腰膝酸软。
阴偏虚,则阳气相对偏盛,时助膀胱气化,故小便不利时发时止,遇劳即发。日久,气虚推动乏力,见尿线细缓无力,尿程短,滴沥不畅,时欲小便而尿不多,精神倦怠,全身乏力。舌质淡,苔薄白或薄黄,脉细稍数为气阴两虚之舌脉。
[治法]益气养阴 调补阴阳 [方药]黄芪甘草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黄芪、甘草、山药益气以助膀胱气化;地黄、山茱萸补阴和阳;泽泻、茯苓利水通阳;丹皮活血化瘀以解挛急。本型患者年龄较大,症状出现较晚,前列腺增生明显,通常加用桂枝茯苓丸软坚散结,通阳化气。若见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明显者,加用天花粉、知母、黄柏滋阴清热,养阴生津。
[肾阳不足]
尿意频频而量少,小便排出无力,尿线细,射程短,甚至滴沥不爽,严重者尿闭不通。伴面色晄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腹发凉。舌淡体胖,苔白,脉沉细弱。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膀胱气化无力,见尿意频频而量少,小便排出无力。
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变窄,加上肾阳虚推动无力,故尿线细,射程短,甚至滴沥不爽。严重者,膀胱气化无能,小便闭而不通,面色晄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腹发凉为肾阳不足之象。舌淡体胖,苔白,脉沉细弱为肾阳不足之舌脉。
[治法]温肾助阳 化气行水 [方药]金匾肾气丸加减 附子、桂枝温阳化气,合地黄、山药、山茱萸调补阴阳;茯苓、泽泻利水通阳;丹皮活血化瘀,与桂枝相合温通血脉,缓解挛急。肾阳不足者,前列腺增生多大而软,加海藻、昆布、牡蛎化痰散结;若质地偏硬,加莪术、水蛭破瘀散结,或合用桂枝茯苓丸消瘀散结。
单验方治疗 1.虎杖g,煎水服。 2.棕榈根g,水煎,加红糖适量,3天~8天即可收到满意效果。
3.木鳖子去毛,文火煨至鼓起为度,研未,每日吞服0.6g,1日2次。注意毒性反应。
4.新鲜垂柳嫩根g,小红参10g,煎水服。 5.擦树根,水煎服。 6.蜣螂粉每日3g,开水1次送服。气虚者加补中益气汤,湿热者加龙胆泻肝汤。
7.笋籽(晒干),水煎2次混合,共ml。1日3次,每次ml,共服7日。症状减轻后,改笋籽间日30g,续服1个月。 药物外治 1.艾叶60g,石菖蒲30g,炒热以布包之,热熨脐部(神阙穴),冷则易之。
2.食盐g,切碎生葱g与食盐同炒热,以布包之,待温度适宜时,熨暖小腹部,冷则易之。
3.甘遂9g,冰片6g,研极细未,加适量面粉,用温水调成糊状,外敷于脐下中极穴上。
4.白矾、生白盐各7.5g,共研未,以纸圈围脐,填药在其中,滴冷水于药上,其小便即通。以上诸法,均适宜于急性尿潴留者。
食疗药膳 向日葵心30g,猪瘦肉g,同煎,吃肉喝汤,每日1次。
1.前列腺增生在一定意义上说是老年男性所共有的生理性增生,但增生的腺体内胆固醇为正常含量的二倍,因此改善饮食结构,防止高胆固醇类食物的摄入,对预防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具有一定意义。
2.BPH发展到一定程度,交感神经兴奋可致BPH突然发生急性尿潴留,因此BPH患者需避免交感神经兴奋的诱发因素,如食辛辣刺激之品、饮酒、抽烟、受凉、房事过度、忍尿不排等。
3.有些病人的BPH病变呈隐袭性发展,就诊时即出现尿毒症症状,因此老年男性出现排尿异常,需就诊检查。
4.由于病人年龄大,常伴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因此对BPH进行诊断时,必须重视病人的全身状况。
《诸病源候论》:“夜尿甚者,则内阴气生是也”。 《罗氏会约医镜》:“所以少壮者,阴阳两足,夜少小便;及至老年,夜多小便者,水火俱不足也,治以八味地黄丸,去泽泻,加骨脂,即右归饮亦妙”。
《证治汇补》、“癃与闭二证也,暴病则溺闭,小便点滴,内急,胀满而难通;久病则遗癃,欲解不解,展出而短少”。
《医宗金鉴》:“闭者,即小便闭无点滴下出,故少腹胀满痛也。癃者,即淋沥点滴而出,一日数十次,或勤出无度,故茎中涩痛也”。
晁中桓(《中医杂志》):“治疗本病当以一补(补肾益气健脾)、二利(利小便)、三温(温补命门和脾阳)、四调(调脾肾和激素平衡)、五消(消炎和前列腺肥大)为法”。
前列腺肥大早期相当于中医的“夜尿增多”,中晚期未出现排尿困难时相当于中医的“癃”,出现尿潴留时相当于中医的“闭”。临床以尿频,夜尿多,排尿困难,尿流变细、无力,尿程缩短,或小便滴沥不爽,甚或尿闭不通为特征;肛门指检可发现前列胨不同程度胀大。其病在前列腺,与肾、肝、脾、肺及膀胱关系密切。
其病因虽复杂多样,但总归气血不畅,精血瘀阻腺体,结块不化而成。临床表现有虚实寒热之别,但多本虚标实之象。据“六腑以通为用”和本病“瘀阻不通”之理,治以化瘀导滞为先并贯穿治疗始终,再据证之不同佐以相应治法。
然年老体虚,故祛邪之剂刁:可太过,以免伤正。因本病主要是排尿困难,尤其是当发生尿闭时,可根据“上窍开则下窍自通”的理论,合用“提壶揭盖”之法,即在各证方中加入桔梗、桑皮、升麻等品,宣上通下。
发生尿闭势急者,则应急则治标,在服用原方和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的前提F,施以外敷、按摩、针刺或导尿等法,以急解标急之苦,尿闭缓解后,再固本治疗。若经各种非手术方法治疗,均不能解除尿闭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加强修心、养性、节欲保精、防寒保暖、饮食有节、劳逸适度等调摄,可以防止本病发生或避免病情加重。疾病中后期,为了预防尿闭的发生。必须避免受凉感冒、疲劳过度、有意忍尿、过食辛辣醇酒,性生活不宜过频,切忌体外排精、忍精不泄,戒除手淫。
姚大鹏,一九六零年生,号诗坛一怪,四川大学成人教肓药学专业毕业,现高级中医师,高级针灸师,中诗论坛新诗研究版编辑,中国流派网诗歌论坛原创版编辑,全球生态诗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