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结核杆菌来教你怎么做基因的研究

  听说张益达的普外科里收到一个疑似肠结核的病人,腹部触诊揉面感,虽然并未确诊,但莫愁总有些担心,总归是怕结核杆菌的。莫愁准备上下班给他煮点鸡汤,增加点抵抗力。就这一点就被小林子他们嘲笑女汉子也有温柔的一面了。 

  莫愁:笑什么笑,炖点鸡汤很正常啊,我表哥(莫愁的慕容表哥,详见《抗热白菜》那帖,回复可见)也说了,植物学的大牛蔡南海(新加坡的植物学大牛哦)曾经说过,会做实验的人就会做菜。

小林子:也是哦,做菜的菜谱其实和Protocol差不多的。师姐,结核病很厉害的嘛?

莫愁:废话,肺结核可是夺去了很多人生命的,直到年,德国的细菌学家RobertKoch才发现了结核杆菌是导致肺结核的致病菌。对了,我们现在对基因的研究,敲减啊,过表达啊,也都和这个有关系哦!

小林子:啊?!敲减和过表达和肺结核有啥关系啊!

莫愁:RobertKoch成功的分离出了结核杆菌,以至于形成了他的一个假说,就是Koch假说。这个假说在后来不断地被整理和完善,被植物病理学家Erwin整理成为了Koch法则。这个法则包括以下几点:

1)病株的罹病部位常可以发现病原菌;

2)病原菌可被分离,并在培养基中培养;

3)分离出来的单纯的病原菌可以使得健康的植株罹患同样的疾病;

4)被单纯病原菌感染的植株,也可分离出与病株完全一样的病原菌。

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是啊,这个法则最终发展成了分子的柯霍氏假说(MolecularKochsPostulates)。

分子的柯霍氏假说是这样的:

首先,基因的表达需要和致病的表型相关联的,于是你需要做一些免疫组化,来证明这一点;

接着,去除这个致病基因的话,必然导致致病能力的下降,于是需要一些基因的敲减来证明这一点;

最后,逆转或者等位基因的替代,可以使基因原有的致病能力恢复,于是就需要一个互补试验来证明这一点。

看到了,这就是从肺结核衍生而来的对基因的研究基本思路。现在明白了吧?好了我要给我的益达送鸡汤去了!不跟你闲扯了……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治疗白殿疯点北京中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pvmnc.com/ways/8457.html

 


当前时间: